【危機處理】 絕望時代中的希望

文/瑪莉-珍‧羅斯特 譯/陳俊霖等 |2022.09.25
2522觀看次
字級
《地球就是諮商室》,心靈工坊出版
氣候變遷問題嚴重,看似解決無望,但仍有轉機。圖/123RF

文/瑪莉-珍‧羅斯特

譯/陳俊霖等

許多人心中浮現一個問題,面對如此絕望的未來,我們現在要如何找到希望?當危機加速到來,而人們開始面對,也真切的感受到正在發生的事時,實在很容易落入絕望中。許多人質疑要翻轉氣候變遷已然無望,我們所能做的頂多就是適應這種變化,緩和情況,不要讓它到最糟地步,並準備好如何面對未來幾十年社會體制的崩壞。這是永續生活顧問傑姆.班德爾(Jem Bendell)的結論。他最近的論文〈深層調適〉(Deep Adaptation)已被廣傳。他的讀者們立刻表示他真是勇於說出當代處境的真相,但同時也有許多人指責他是在散播悲觀論點。

要忍受強烈的不確定性是很有挑戰性的,但這是一種超越希望與絕望的磨練,因為不確定性具有將我們帶回當下的潛力,幫助我們調適,這是我們的力量所在。正如同艾略特(T. S. Eliot)所寫的:「我對我的靈魂說,別動,耐心等待,但不要懷抱希望,因為希望會變成錯誤的期待。」

「在納瓦荷體系中,最嚴重的『病』乃是源於某種宇宙中自然平衡的擾亂。」以這個原則來看待我們集體的病態,就可以理解我們的環境危機和氣候變遷,就像是西方文化斲傷大自然的一道傷口。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恢復我們在集體層次的平衡。這表示我們得同時關注個人以及集體層次上的行動。這是我寄託希望之所在。不論未來結果如何,也許我們在地球上重獲新生,也或許跟許多相關物種一起在本世紀結束前滅絕,但我們仍要盡可能致力邁向重建平衡。無論如何,修復我們和其他生命間的關係永遠是值得關切的事。

為奇蹟留住一扇門

我發現這對面對當前處境很有幫助。我很相信地球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幫她自己以某種方式重新平衡,只是未必把人類包含在她的復元中。我們的任務是好好關心當下。在這些數不清的實務工作背後,還有更多任務待辦。這是個混亂的複雜使命,不僅要應付毀滅性的消失,同時得設法創造出一種新的方式在這個世界生存。

人們焦慮、沮喪,處於一種猶如我們的文化正在蛻皮的巨大痛楚中。我們需要一種文化心理治療的新型態,幫我們安度危機。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我們不要渾渾噩噩的走進這些水深火熱之中。希望盡可能多些人清醒過來處理當前的危機;希望我們可以攜手合作,在我們正經歷著的艱難旅途上互相扶持;希望我們在局勢惡化時能夠對彼此溫柔;希望我們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回到當下,對地球感恩,一次又一次的,對我們所得到的一切感恩。

這樣一來,或許,也只是或許,在我們當前對世界的理解之外,還有機會找到突破的方式。對我而言,不只是抱持希望,而是堅守信念,為奇蹟留住一扇敞開的門。(摘自《地球就是諮商室》,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簡介

瑪莉-珍‧羅斯特(Mary-Jayne Rust)

藝術治療師與榮格分析師,除了私人執業,也從事生態心理學領域的寫作、講課,以及帶領工作坊。1980年代,她在女性治療中心從事飲食障礙女性的治療工作,讓她更關注於消費主義的根源,以及身體與心靈、土地、靈魂的連結。1990年代早期兩次造訪拉達克(Ladakh)的經驗令她注意到環境危機的嚴重性,也讓她對傳統文化感到驚豔。回程後她加入了PCSR的生態心理學小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