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81】治痛專家 狄卡莉亞 帶你擺脫職業倦怠

文/楊慧莉 |2022.09.24
6200觀看次
字級
圖/臉書

移民二代狄卡莉亞,曾為了融入群體而刻意與自己的身世保持距離。(示意圖)圖/Pexels
狄卡莉亞認為仁心也在她治癒病患疼痛上發揮了作用,讓她常同理病患的處境。圖/Pexels
職業倦怠者,不妨找一家當地組織當義工,擴大生命視野。圖/Pexels
職場應提供發抒和解決問題的管道,留住好人才。圖/Pexels

文/楊慧莉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但當良醫也深受疾病所苦,就更能「體」會病況,做出更好診斷。美國醫師狄卡莉亞即是最佳範例,她結合自己的專業和人生體驗,不僅善於對付疼痛,對於不利身心健康的職業倦怠,亦有有效的對治方法⋯⋯

生命軌跡
移民二代到治痛專家


席塔‧狄卡莉亞(Sheetal DeCaria),是受過整合和功能醫學訓練,擁有麻醉和疼痛治療雙認證資格的美國醫師。此外,她也是暢銷書作家及經常受美國NBC、CBS、ABC等媒體邀約的醫療專家。

三年前,本來在大醫院行醫的她,為了落實對疼痛醫治的想法,在伊利諾州開了一間疼痛整合醫治診所「重拾活力醫療中心」(Revitalize Medical Center),成為業主。這讓她的專業觸角再度深及企業,從醫師本業到作家、教育者及小企業經營主,展現了成為專屬業界領導的企圖心。

移民身世 學會惜福

不過,狄卡莉亞看似一帆風順的生涯,卻也得之不易。原來,她的人生是一部移民奮鬥史的縮影。

出生於印度的狄卡莉亞,六歲時隨家人移民至美國。她永遠記得下榻美國的那晚,全家筋疲力盡的躲進睡袋,睡在友人家的地板上。當時,他們經濟拮据,其父雖然在印度已是一位年輕醫師,但要在美國執業,還得歷經一些訓練,而當父親在醫院長時間看診時,其母只能在家擔起養兒育女、協助適應新環境之責。

以稚齡成長於一個移民家庭,狄卡莉亞當時覺得好掙扎。在家,與家人一起,有印度文化傳統給予支持;在校,跟朋友相處,常為了融入群體而刻意與自己的身世保持距離。幸好,高中前,她已夠成熟,學會愛上其家族移民過程中的每個面向。

成長期間,狄卡莉亞會和家人利用暑假,回印度探望祖父母和親戚;途經孟買一些落後貧困之區,親眼目睹許多貧民窟孩童糟糕的生存條件。

了解父親出身貧寒後,狄卡莉亞不僅感到罪惡,也覺得自己能在美國發展真的很幸運,不該浪費大好機會。她也從中學到努力工作、堅持到底就能為更好的人生開創機會,「我當時就知道要善用自己的福氣,對社會發揮正面影響力。」

父母身教 恩師激勵

每個人在選擇生涯時,多少會受家人影響。狄卡莉亞也不例外。她繼承父親衣缽,也懸壺濟世。不過,她深感受母親啟發最多。持平來說,她跟父親學到很多,至今仍效法他的行徑:「他是一位仁醫,有熱忱和醫學倫理,病患都感受到他的同理心。」然而,她總會想起十歲時與母親的對話:「她當時跟我說想當一名醫師,但家人不允許,因為醫師行業裡沒女人的分,我記得自己聽完後好為她抱屈,因為如果有機會的話,母親會成為一名很棒的醫師,她聰明、無私又細心;若非她的犧牲,不會有今天的我;因此,選擇從醫,也想幫母親圓夢。」

除了父母,狄卡莉亞人生中還遇到一位貴人。他是她在芝加哥大學當住院醫師時遇到的恩師:歐瓦薩潘醫師(Dr. Andranik Ovassapian)。這位醫師以嚴格見稱,「恐怖」的謠言不脛而走,讓狄卡莉亞接受其訓練時除了擔驚受怕,卻也每天上課前充分準備,但結業時歐瓦薩潘醫師做了一件讓她感動莫名的事:他撥冗寫了一封信給她的醫學系主任和指導員,盛讚她的傑出表現,並深信她將成為一位很棒的麻醉醫師。她喜出望外,立馬打電話給父母分享喜悅。這位醫師不久後離世,但他所教導的知識學理讓學生受益一輩子。

同理病人 根治疼痛

從醫多年,擁有麻醉科和疼痛科專長的狄卡莉亞,目前聚焦於慢性疼痛的革命性治療。她發現,一般的疼痛治療都流於偏頗,不是偏向傳統醫療,就是走向另類或替代醫療;即便那些聲稱是整合醫療者也傾向一種特別治療。之所以有這樣的醒悟,是因為她自己也曾是慢性疼痛病人。在目睹醫師和病患之間於尋找解痛方法時有看法上的落差後,她知道要超越傳統醫療,找到一個可以醫治她自己和其病患疼痛的方法。她融合東西醫學的方法,在其病患身上施以真正的整合醫療。為了讓世人了解她治痛的獨特方法,首先她寫了一本後來十分暢銷的專書《打破慢性疼痛循環:診斷與根治疼痛九十日療程》(Break the Chronic Pain Cycle: A 90 Day Program to Diagnose and Eliminate the Root Cause of Pain)。

在治痛上,狄卡莉亞深感是個人的切身之痛讓她茅塞頓開,明白治痛的唯一方法就是擺脫傳統治痛方式,將整合和功能性醫療併入她的傳統醫學背景。除了醫術,她認為仁心也在她治癒病患疼痛上發揮了作用,「我會將心比心,當病患告訴我其個人故事時,我會想像他們的人生樣貌,有時還會滿糾心的,因為許多病患遭遇孩子死去、受虐、各種創傷等人生悲劇,常常聽著聽著就眼淚奪眶,且讓他們的故事盤留心中許多,即便病患早已離開診間。」



推己及人
面對倦怠當行5件事


去年,狄卡莉亞配合出書,開了三門線上課程,其中一門是「打敗倦怠」。跟治療疼痛一樣,她不僅醫治苦於倦怠的病患,自己也曾深受倦怠之苦,「有無數次我覺得自己失去了醫病的熱情,想辭職,也清楚我的許多同事跟我一樣。」

職場現象 不可小覷

狄卡莉亞將「倦怠」(burnout)定義為一種跟工作有關的特殊壓力,受害者會身心疲憊、缺乏滿足感及憤世嫉俗,而沒有倦怠之人該是在工作上有活力、投入又覺得滿足。她表示,世衛組織(WHO)其實把「倦怠」看作是職場現象,而非身體病況。

不過,狄卡莉亞對倦怠議題的興趣來自發現醫師是一門高自殺率的行業,麻醉師的風險又更高。在克服倦怠、重燃工作熱情後,她決定傾囊相授,助同行重拾工作熱情,因為醫護人員如果倦怠、過勞,不僅為害個人健康、影響其家庭幸福,也不利大眾。畢竟,醫護人員本該救人,如果自己都倒下,大眾的健康就沒人照顧了。

除了醫界,狄卡莉亞發現「倦怠」也常出現在職業婦女身上,因為她們要努力平衡工作和育兒之責。去年稍早,她還上了電視媒體談論克服家長倦怠的小撇步。

倦怠原因 對症下藥

根據個人和臨床經驗,狄卡莉亞認為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艱鉅、時間壓力、平衡工作和家庭之責、下班時間有限及對工作時程失去掌控力。如果工作上有倦怠之虞,她提供五項具體可行的作法:

一、定期度假轉換心情

度假,徹底放風一段時間,有助重新充電。許多人的度假,會安排出城,置身不同環境,這時除了住宿,可從事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嘗試一些新鮮事物,也記得度假期間盡量遠離電話和拔掉筆電。

二、每天安排時間紓壓

每天安排一些自我照顧時間很重要。運動有益心理健康,優質睡眠也不可少。高度建議從事整合心理層面的運動,如瑜伽、太極等。

三、設定工作上的界限

每天設定一些放空時間。如果下班了,老闆仍不斷傳送電子訊息,期待你抽空幫忙,你應客氣的提醒他們:「那是我的放空時間」。

四、說出倦怠感並求助

倦怠來時,要表態,並向外求助。你可以請配偶照顧孩子或是幫忙家務,請老闆延長工作時限,抑或請求職場教練、心理治療師等專業協助。記住,倦怠是職場問題,不該獨自解決。

五、行善擴大人生視野

想點亮腦袋中的正面情感中樞,當義工是個很棒的法子,也有助重新燃起生命的目的。找一家當地組織當義工,或只是協助社區年邁的長者。一些簡單的善行,就能發揮作用,讓人擴大視野,助人找到人生目的。

旁人傾聽 雇主給力

至於周遭朋友、同事和伴侶又可以提供什麼協助?狄卡莉亞的建議是,先跟倦怠者談談,傾聽,但不論斷,鼓勵他們敞開心房。倦怠者常常不自覺已陷入危機,因此讓他們正視問題,說出來,是很重要的一步,接著才是採取行動解決。

當然,解鈴還需繫鈴人,想解決職場倦怠問題,狄卡莉亞認為雇主需促進一個無害的工作環境,包括關心員工的福祉、建立開誠布公的職場氣氛、不在員工下班時打擾、提供發抒和解決問題的管道等,同時也要大力支持家中有兒童或長輩需要照顧的員工。她提醒雇主,員工做得開心,才能留住好人才,創造雙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