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 15-9 )布農族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2.07.01
1495觀看次
字級
中央山脈的二葉松 二葉松的樹幹會分泌油脂,是部落用來生火的最佳材料。中央山脈是孕育布農族的搖籃,布農族聚居在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族人使用二葉松材生火,但他們只會砍下樹的餘枝,如此能保持二葉松繼續生長,不致於讓樹整個壞死,族人十分珍惜山林資源,有進步的環保觀念。 (今日版面皆為1910年代台灣情境。)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壯丁眾多的貴族家庭 石板屋是貴族的住屋,一群族人聚集在石板屋前,顯示這個貴族家族人員眾多,而且有許多壯丁,代表著作戰和狩獵的強大能力,也是生產力的象徵。這些都是貴族家族力量的基本條件。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山坡上的石板屋 錯落於山脈間的石板屋,彼此存在相當大的空地,顯示石板屋的主人擁有較大的活動空間;住屋建在山坡上,也帶有防禦的功能。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家族合影 圖為一個家族的合影,右側兩位婦女身穿純漢人婦女的服飾。布農族世居中央山脈兩側,屬於高山民族,主要以狩獵為生,擅於皮革製作工藝,用獸皮做成衣物和各種裝飾。18世紀,布農族曾進行大遷徙,此後族人散居南投、台東、花蓮等地。 服飾方面,布農族男子以白色為底,搭配長袖外敞衣,再搭配胸衣和遮陰布;女子則偏向漢人風格的式樣,以藍黑色系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右邊兩位女子穿著純漢人婦女的服飾,而且材質和色彩裝飾頗為高級,並非是農村漢族婦女的常服。此照片反映,布農族與漢人有著相當密切的商業往來,包括高級衣物的交易。這裡也呈現民族文化融合的鮮明痕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遷徙途中 圖為群聚於河岸邊休憩的布農族男女。布農族人一向居住於高海拔地區,不利於官方管理。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1931年宣示透過集團移住改善原住民的生活,實際上是為了達成統治上的方便。 集團的遷徙經過重重挑戰,大量族人因新環境的適應不良而感染瘧疾,遷徙後的社會文化也遭到了改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低矮的石板屋 一名母親帶著孩子們坐在石板屋的屋頂上,下方為倚靠石板的少年與孩童,低矮的石板屋幾乎與少年的身高相同。為防止夏季大雨沖擊,石板為布農族建築的絕佳的建材。 布農族的石板屋窗戶少,建築低矮封閉,可防止野獸與敵人,平時屋頂上的空間可供族人們休憩談天之用。照片中的布農族石板屋與排灣族相似,屋簷下也掛著獵首後取得的頭骨。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生火小憩 一群布農族人在打獵和採集途中,於空地生起火堆稍做休息;火堆煙霧瀰漫,族人彼此嬉笑交談。布農族的狩獵文化非常興盛,是族內每一個男子都要學會的技能,且布農族獵人在早期上山狩獵時,會為了夜宿、休息而搭建簡易的獵寮,而日本人則稱呼此文化為露營。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山坡上的石板屋

錯落於山脈間的石板屋,彼此存在相當大的空地,顯示石板屋的主人擁有較大的活動空間;住屋建在山坡上,也帶有防禦的功能。

低矮的石板屋

一名母親帶著孩子們坐在石板屋的屋頂上,下方為倚靠石板的少年與孩童,低矮的石板屋幾乎與少年的身高相同。為防止夏季大雨沖擊,石板為布農族建築的絕佳的建材。

布農族的石板屋窗戶少,建築低矮封閉,可防止野獸與敵人,平時屋頂上的空間可供族人們休憩談天之用。照片中的布農族石板屋與排灣族相似,屋簷下也掛著獵首後取得的頭骨。

遷徙途中

圖為群聚於河岸邊休憩的布農族男女。布農族人一向居住於高海拔地區,不利於官方管理。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1931年宣示透過集團移住改善原住民的生活,實際上是為了達成統治上的方便。

集團的遷徙經過重重挑戰,大量族人因新環境的適應不良而感染瘧疾,遷徙後的社會文化也遭到了改變。

家族合影

圖為一個家族的合影,右側兩位婦女身穿純漢人婦女的服飾。布農族世居中央山脈兩側,屬於高山民族,主要以狩獵為生,擅於皮革製作工藝,用獸皮做成衣物和各種裝飾。18世紀,布農族曾進行大遷徙,此後族人散居南投、台東、花蓮等地。

服飾方面,布農族男子以白色為底,搭配長袖外敞衣,再搭配胸衣和遮陰布;女子則偏向漢人風格的式樣,以藍黑色系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右邊兩位女子穿著純漢人婦女的服飾,而且材質和色彩裝飾頗為高級,並非是農村漢族婦女的常服。此照片反映,布農族與漢人有著相當密切的商業往來,包括高級衣物的交易。這裡也呈現民族文化融合的鮮明痕跡。

壯丁眾多的貴族家庭

石板屋是貴族的住屋,一群族人聚集在石板屋前,顯示這個貴族家族人員眾多,而且有許多壯丁,代表著作戰和狩獵的強大能力,也是生產力的象徵。這些都是貴族家族力量的基本條件。

生火小憩

一群布農族人在打獵和採集途中,於空地生起火堆稍做休息;火堆煙霧瀰漫,族人彼此嬉笑交談。布農族的狩獵文化非常興盛,是族內每一個男子都要學會的技能,且布農族獵人在早期上山狩獵時,會為了夜宿、休息而搭建簡易的獵寮,而日本人則稱呼此文化為露營。

中央山脈的二葉松

二葉松的樹幹會分泌油脂,是部落用來生火的最佳材料。中央山脈是孕育布農族的搖籃,布農族聚居在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族人使用二葉松材生火,但他們只會砍下樹的餘枝,如此能保持二葉松繼續生長,不致於讓樹整個壞死,族人十分珍惜山林資源,有進步的環保觀念。

(今日版面皆為1910年代台灣情境。)



█《福星台灣》歷史畫冊(4冊)

徐宗懋圖文館於2021年推出史詩巨著《福星台灣》,全套四冊:

1.《台灣原民山海之鄉》

2.《台灣容顏古早時光》

3.《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60-1960》

4.《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

每冊定價新台幣3800元,本報讀者優惠價2900元,四冊合購9800元。這是一套典藏的傳家之寶,保存了台灣最珍貴的歷史影像。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徐宗懋圖文館:

shu4364@ms62.hinet.net

(02)2368-4364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