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中英專書問世

 |2022.05.21
1095觀看次
字級
蘭卡斯特教授(圖)著《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中英文版,於佛誕月同步出版。圖/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書中收錄「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中的精選360°佛教遺址全景圖。圖/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蘭卡斯特教授著《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中英文版(圖),於佛誕月同步出版。圖/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本報高雄訊】西元年初期,佛教沿海路從印度恆河流域傳入東亞,是佛教歷史上重大的一環。佛教得以廣傳至印度本土之外,海港及河岸轉驛站是重要的媒介。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著作《The Buddhist Maritime Silk Road》(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中、英文版專書同步問世,將浩瀚的海上佛教史帶給廣泛讀者。

應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五年常設展「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今年佛誕月推出學術策展人蘭卡斯特教授(Lewis R. Lancaster)著作《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由人間佛教研究院李苑嫣翻譯,並禮請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黃心雅教授審定。

跨國學者 新媒體展成果

蘭卡斯特教授是電子文化地圖協會(ECAI)主席,也是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研究員。教授研究海上佛教地圖二十餘年,多年前與香港城市大學新媒體藝術中心主任邵志飛教授(Jeffery Shaw),以及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莎拉.肯德丁教授(Sarah Kenderdine)合作,帶領年輕的考古團隊到亞洲各國,運用先進器材拍攝佛教遺址與文物,去年五月透過新媒體藝術於佛館展示研究成果。展覽之餘,蘭卡斯特教授特別撰書,希望藉由文字讓讀者深入理解佛教的傳播、發展與形成。

蘭卡斯特教授將靜態的佛教歷史文獻考究,轉向歐亞貿易體系互動往來的動態研究。其筆下的佛教傳播故事,以歐亞商隊的陸路及海上航行網絡為背景,並將這南北兩大環線形容為「佛教大圓環」(The Great Circle),佛教即是隨著大圓環上的興盛商貿擴展開來。

海路貿易 推動文化交融

此外,蘭卡斯特教授從有形的文化遺產,探究過往佛教傳播的璀璨。這些遺址的建造目的為何?由誰出資?透過一系列的追溯,商人與佛教共生共榮的連帶關係變得明朗化,讀者也能從觀音雕刻形象的轉變,窺見商貿地帶各文化的交融。教授引證古人的文獻紀錄,指出海路航行推動舍利禮拜習俗、大乘佛教、密教等發展,打破「海路唯獨弘揚南傳佛教」的印象,更旁徵博引跨領域的研究視角,例如考古學、基因學、木材測年技術等,觀點引人入勝。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選錄展覽中精采的三百六十度佛教遺址全景圖,亦從《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等取材,以全彩圖文搭配呈現教授深入淺出的敘述、分析,加上扣人心弦的故事增添閱讀史書的趣味,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讀者。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具有五大特色:歷時長,國際佛學泰斗蘭卡斯特教授累積四十多年的學術研究;多國度,勘查七個國家地區,八個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逾百個佛教遺址;新詮釋,首本研究海線佛教之中英文專書詮釋「佛教大圓環」,呈現最全面的佛教傳播面貌,為研究海線佛教必備參考書;跨領域,逾百人的研究團隊,引用最多元的考察視角,包括考古學家、博物館工作者、基因分析家、冶金分析家、藝術史學家等;新路線,融貫南北傳佛教型態,呈現「海上佛教地圖」。訂書請洽佛光文化悅讀網。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即日起在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三展廳展出,展至二○二六年五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