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樂園》古典音樂讓小娃更聰明

孟蘋 |2008.02.12
1076觀看次
字級

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聽古典音樂可以讓小朋友更聰明?從人的精神具有自動解讀音符的現象來看,音樂可以提高記憶力與思考力,是有其理論基礎的。歷年來,英美日等國學者均作過實驗,發現莫札特、巴赫的作品都能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一九九三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羅絲雀,曾對校內大學生進行過實驗發現,聽莫札特的鋼琴協奏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智商,同時增強其幾何與空間思考的能力。

去年,英國一項實驗製作了一個小小迷宮,訓練兩群小白老鼠走迷宮。開始時,兩群白老鼠平均三分鐘可以走完迷宮,接著,讓其中一組白老鼠整天聽莫札特、巴赫、貝多芬等人的作品;另一組則聽重金屬音樂。

半個月後,再讓兩群白老鼠重走迷宮,結果,聽古典音樂的那一組半分鐘就走完迷宮,而聽重金屬的那一組走了十分鐘還沒走完,而且出現煩燥、互相殘殺的狀況。這是古典音樂讓白老鼠更聰明的實例。

日本音樂治療界也提出,一些古典樂曲因聽了後可以促進腦子釋放一些激素,而增強記憶力或創造思考力的說法。

以知識論角度而言,人的思考、記憶力並非因為強迫腦子去記錄某種意象或符號,而是透過一種先驗的邏輯,把經驗知識歸納在適當範疇內。正因音樂能促進抽象的思考能力,因此往往被視為提高學習與記憶能力的有效途徑。

其中,又以巴赫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就數理觀念來講,巴赫的樂曲在合理範圍內,已經把音符排列組合的各種關係,發揮至淋漓盡致的程度,例如:其複音手法等於是一種水平的雙向思考;其賦格手法相當於演繹法的開展,透過這些作品的自然薰陶,而提高人的記憶能力。

從某些角度來講,莫札特、韋瓦弟等人的音樂也具有類似程度不等的效果。例如:莫札特的〔交響協奏曲〕、〔法國五重奏〕,韋瓦弟的廿、廿六號小提琴協奏曲等,都是一種抽象邏輯能力的開展。長期薰陶下,刺激腦部細胞的活化,自然就能提高記憶力。

不過,不論聽誰的音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聽進去,有些青少年對古典音樂沒興趣,是因為沒有從小聽,因此從小時候尤其是學齡階段前,就培養聽古典樂曲的習慣,讓其熟悉旋律音符的內在變化,效果最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