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三時繫念法會開示──《阿彌陀經》的密碼(五)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2.01.16
2166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稱念佛號時不但要有深厚的感情,

還要有一種深深的感動

承前文所述,當我們在誦經念佛的時候,首先要對諸佛、菩薩的聖號有「熟悉的親切感覺」,而不能只是像對「路人甲、路人乙」一般毫無感覺地就隨口念過去。然而,只有「熟悉的親切感覺」仍然不夠,還要更進一步,要有「感情」,就像媽媽掛念兒子,兒子想念媽媽一樣,自然而然地帶有一種「深厚的感情」。

即使有了「感覺」和「感情」仍然不夠,我們還要有一種「深深的感動」,為什麼?因為「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十方的諸佛慈悲垂憫,護念著我們凡夫眾生,就像媽媽無時不刻地掛念兒子一樣,即使在我們沒有念佛的時候,他們也仍然護念著我們,這是何等的大慈大悲與關心愛護,我們能不感動嗎?

那麼,我們要如何能夠培養出念佛的「感情」與「感動」呢?其實不難,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深刻地了解到其中的道理,也就是我在前文中所說的「密碼」。我們需要深刻地體會大勢至菩薩所開示的:「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中略︶……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中略︶……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以及《阿彌陀經》所說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要從經文的義理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密碼」當中,深切地理解與感受到十方諸佛的慈悲攝受以及護念我們凡夫眾生,就像慈母無時不刻地掛念出門在外的遊子一樣。有了這一層深刻的理解與領會,我們念佛時就像遊子憶念慈母一樣,自然而然地帶有「深厚的感情」與「深深的感動」,而且這種「感情」與「感動」是超越世俗世間的情執,是一種與佛法相應、與佛心相印的法情。

我們念佛時具備了「感覺、感情與感動」,自然就會有「感應」

如果我們在誦經念佛的時候,能夠保持這種「感覺、感情與感動」,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會有「感應」,就如大勢至菩薩所開示的:「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中略︶……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在此我要特別強調:大家不要刻意去求「感應」,因為「感應道交」不是求來的,所以不需要去求,「感應」是很自然的。反而,我們要用心培養我們對諸佛、菩薩的「感覺、感情與感動」,透過我們念佛時的深厚「感覺、感情與感動」,就等於是跟諸佛、菩薩Online,跟他們加好友、即時連線,久而久之,我們和諸佛、菩薩之間,冥冥之中就會有感應。

我在這裡所說的「感應」,並不是說會有什麼靈異的現象,或是有什麼神祕的經驗,都不是,而是我們從內心的深處對經典的法義生起堅實的信念,能夠深信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深重願力以及「生命不死」,當我們面對眾生一期生命的「死亡」時,就能夠不再恐懼。有了這樣一種「感應道交」,我們誦經、念佛的力量就不一樣了,當我們再去幫親朋好友助念的時候,就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有了這「念佛四感」,就可以自利利他,讓我們能夠從容地面對親朋好友的生命末期、臨終乃至捨報往生,而不至於一籌莫展、束手無策。當然,大家還需要學習以及充實各項與「臨終關懷」與「安寧照顧」相關的具體知識,才能夠知道如何準備、因應與處理生命末期、臨終乃至捨報往生的實際事務。大家可以參閱我的著作中〈「往生」的現代理解與釋疑〉、〈一期生命自然謝幕的歷程臨終關懷的基本認知〉等文章,以及網路YouTube上我的一些演講視頻。

結語

我在本系列文章中跟大家講解《阿彌陀經》中的幾個「密碼」,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廣為分享給親朋好友。以後,不管是誦念《阿彌陀經》的六方諸佛、《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梁皇寶懺》,或是其他的各種懺法,當大家念到諸佛名號的時候,只要心中有「四感」,誦經念佛就會有力量。當然,大家平日就要對諸佛、菩薩的名號很熟悉,才會有「感覺、感情與感動」,也才會有「感應」。大家掌握了這幾個密碼的深刻義理之後,就要依教奉行、如實修持,久而久之,誦經、念佛的力量就不一樣了,不但自己受益,還可以幫助他人。希望大家努力用功,老實修行,身心自在。(全文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