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邊上的智慧 暗香疏影傲然骨的楊絳

陳紅 |2008.01.05
16027觀看次
字級

楊絳,著名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多年來,她忍受著失去夫婿和愛女的巨大悲痛,仍筆耕不綴,源源貢獻優秀的精神財富;九十六歲開始討論哲學,深探人生最根本的生死問題,她一直在自問自答,認真思考自己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在她平和的字裡行間,呈現出一種令人欽佩的勇敢和敏銳。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今年已經是96歲高齡楊絳面皺如菊,髮染如霜,卻依然保持著素雅清爽、睿智超然的神采。她的家,仍然是以前的老房子,簡潔古樸,窗明几淨,書香彌漫,水泥地在陽光下泛著一種青光,寫字桌上的書籍資料也是整齊有序,讓人感覺到那種知識份子家庭所特有的氣氛。楊絳說:「家裡的一切都保持錢先生在時的舊樣」。

淡泊睿智 寧靜堅韌


年輕時的楊絳


在愛女錢媛,丈夫錢鍾書相繼去世之後,耄耋之年的楊絳依然筆耕不輟,先後翻譯了《斐多》,出版了《我們仨》、《我們的錢媛》等,文字樸實優美,讓人感動,凡讀過者,無不為之動容。2007年,楊絳在與疾病和繁忙的鬥爭中完成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鋒芒內斂,詼諧調侃,篇篇珠璣,有著舉重若輕、靜穆超然的境界,堪稱大手筆。

在中國當代文壇上,楊絳是獨特的,她淡泊而睿智,寧靜而堅韌。楊絳因劇本脫穎而出,因散文而享譽文壇,因翻譯而聞名於世。然而,學貫中西的楊絳在承受了歷史給予的各種磨難後,仍低調地面對一切。她偏安一隅,深居簡出,依然能保持著她慣有的洞達世情、超然物外的品格,始終關注著人情、人性。

「雪老霜新慣自支,歲寒粲粲見冰姿。暗香疏影無窮意,桃李漫山總不知。」這是先生錢鍾書贈夫人楊絳的詩,也是楊絳高潔品質的寫照。

走過歷史坎坷,穿過人生風雨,楊絳其人其文依然如傲然盛開的臘梅,暗香疏影,意境無窮。

享譽文壇 堅守人生

楊絳原名楊季康,1911年生於北京,祖籍江蘇無錫,其父楊蔭杭曾官費留學日本、美國,是「江蘇省最早從事反清革命活動的人物之一」。三姑母楊蔭榆也曾官費留學日本、美國,並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學位。出身名門的楊絳從小對中國文化耳濡目染,在文學、翻譯上更是造詣頗深。

楊絳因戲劇在文壇脫穎而出。20世紀40年代,楊絳一直居住在淪陷區上海,並創作了被稱為「喜劇雙璧」的《稱心如意》和《弄假成真》。由於日本的高壓政策,當時淪陷區絕大部分作家的作品都遠離政治,楊絳冷眼縱觀蒼生,道盡市井小人物張惶騷動的百態,以喜劇檢驗社會現實。提起當年,楊絳輕描淡寫地說:「當時我的劇本只是進步劇團用來掩護抗日運動的小戲。因為沒有政治氣味,還賣座。當時我怕出醜,廣告上用了『季康』兩字的切音。我家裡的姐姐妹妹嘴懶,總把『季康』叫成『絳』,我就用了『楊絳』這個假名。」於是, 楊絳就成了楊季康的筆名,一直用到現在,並在人們的心中扎下了根。

楊絳因散文而享譽文壇。《幹校六記》是回憶文革時期的散文集,敘說的是楊絳與丈夫錢鍾書在1969年11月到1972年3月被迫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改造的故事。楊絳沒有劍拔弩張地去正面批判主流文化,而是主動退讓到政治事件的邊緣,在冷靜的敘述中,滲透著對生活、對人生的透徹洞察。樸素平易的文字中,有著本色從容的精純和熾熱深厚的歷史感。楊絳達觀詼諧的風格可見一斑。從她的文字,我們看到一位堅韌豁達的知識女性在風雨動亂的年月裡,以冷峻對狂熱,以睿智對無知,以不變應萬變的傲然風骨。

歷史不留仇恨與屈辱

楊絳因翻譯而聞名於世。《唐‧吉訶德》的翻譯感動了西班牙,受到西班牙國王乃至人民的推崇,然而這裡卻有著鮮為人知的艱辛。從1957年著手翻譯到1978年出版,楊絳在翻譯的道路上風雨兼程,歷經反復與曲折。細細對比過五種最有名望的英法文譯本後,她毅然學習西班牙語,選擇了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馬林編注的最具權威性的《唐‧吉訶德》版本進行翻譯。在被剃「陰陽頭」被打成「牛鬼蛇神」的文革歲月裡,她依然惦記著翻譯工作。「一字一句,往往左改右改、七改八改,總覺得得難臻完善。」這是楊絳幾十年翻譯的甘苦之言。

如今,楊絳年屆耄耋,在愛女與丈夫相繼離她而去之後,她著手翻譯《斐多》,筆端增添了深思的份量。《斐多》探討的核心,是肉體與靈魂的關係。因信念與心中的理想而選擇死亡,蘇格拉底堪稱歷史第一人。蘇格拉底人格上的金色光環,通過楊絳幽默機智、內藏機鋒的語言展現出來。「人死了,非要到死了,靈魂不帶著肉體了,靈魂才是單純的靈魂。」楊絳讓更多的人聆聽到蘇格拉底的聲音。中國數千年的文化中與西方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斐多》推動中西思想和意念的匯合和交流。蘇格拉底有關死亡的一些看法,與佛教中的說法極為相似。這也是楊絳對於靈魂對於人性的關注。

在楊絳心中,有著中國文人永遠難以割捨的人文關懷。在她的著述中,多次深刻地探究了文人幾千年來的歷史地位與生存信仰,深刻剖析了文人的性格與命運。楊絳借文字來捍衛文化與人生的尊嚴,全然沒有邊緣化的失落感。小說《洗澡》描述了1949年後中國知識份子在第一次思想改造運動中的心理歷程,審視了中國知識份子的生命歷程和精神空間。楊絳在《丙午丁未年紀事》的結尾處寫道:「烏雲蔽天的歲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記憶裡不易磨滅的,倒是那一道含蘊著光和熱的金邊。」在她看來,歷史留下的不是屈辱與仇恨,而是對人生的執著,對信仰的堅守。楊絳關注的不只是自身命運的時下現狀,更多的是對整個民族命運的擔憂,對人生的探求。

非常遇合 情繫家園

楊絳在《我們仨》中說「我們仨是不同尋常的遇合。」

厚德載物,水木清華。這裡是楊絳最留戀的地方。在這裡,楊絳不僅圓了她的學業夢,也遇見了情繫一生的愛情。在清華,一個風光旖旎的季節,才華橫溢、清秀活潑的楊絳認識了錢鍾書,共同的志趣與追求讓他們走在一起。錢鍾書與楊絳堪稱門當戶對,珠聯璧合。楊絳母親為此笑對女兒說:「阿季腳上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線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楊絳在清華讀了兩年,之後與錢鍾書一同出國。回國後,錢鍾書去了西南聯大,楊絳帶著孩子去了上海,以後一起任教於清華。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次年錢鍾書和楊絳被調入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1955年北大文學所改隸屬中國社會科學院。楊絳和錢鍾書就這樣離開了清華,也離開了北大。

楊絳個性溫和恬淡。她對錢鍾書照料體貼周到,犧牲自我支持丈夫的事業的博大胸襟, 都源於她至真至善的性格。當年,楊絳聲名鵲起之時,錢鍾書卻默默無聞。他們一起去看楊絳的《弄真成假》,回家後錢鍾書對楊絳說:「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楊絳十分支持。上海淪陷時,他們的生活非常困難,為維持生活,楊絳連女傭也不雇,柴米油鹽等雜活全兼了。1943年楊絳寫的喜劇《稱心如意》在上海公演曾轟動一時,楊絳對此只說是為了籌米籌錢。楊絳急切地等待著錢鍾書完成小說,即使做「灶下婢」也心甘。

修身齊家 一生守候

 
晚年的錢鍾書和楊絳一生守候。



終於,錢鍾書一鳴驚人,小說《圍城》橫空出世。從另一個意義上講,這是楊絳自己的犧牲。楊絳一家三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學問去作,但在最困難的時候,楊絳全部挑起負累,讓丈夫、女兒集中精力做事情。後來,錢鍾書病重和女兒錢媛住院期間,她每天要去探望,當時錢鍾書已經不能進食,她總要打各種各樣的果泥、肉泥來為錢鍾書改善營養,就連魚肉也要用針一根根把刺剔除,而她自己倒可以「將就」。

《我們仨》一書用夢境和回憶的方式展現了楊絳與錢鍾書和女兒錢媛在中國的特殊時期相聚相守的日子。《大學》有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面對歷史的浩劫,楊絳全家選擇把「治國平天下」轉向「修身齊家」,與家人一生守候。他們陶醉於散步時「格物致知」,滿足於每日一人一隅地讀書。他們共同維護家的含義,在自省與堅持的過程中守護著人文精神,就像守候著中國文化的真諦那樣認真執著。

往昔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生活,而今早已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是多麼淒涼和無奈。

只有飽經歲月滄桑的人,才能用這樣單純的筆墨表達這樣結實的情感。平靜從容的敘述,讓人感到了一種單純卻厚重的力量 。

安於平淡 扶助貧弱

錢鍾書與楊絳都極為低調,安靜沉潛於書海之中。晚年的楊絳蟄居書齋,潛心治學,閉門謝客,過著出世般的清淡生活。楊絳就像她所翻譯的「唐.吉訶德」,安於平淡,扶助貧弱,閃著理想主義的光芒。

錢鍾書的低調是有目共睹的,他拒絕見媒體,甚至也不參加所謂的學術活動。先生去世後,楊絳也如出一轍。楊絳喜歡蘇軾「萬人如海一身藏」的詩句,她曾問錢鍾書:「給你一件仙家法寶,你要什麼?」結果兩人都要隱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遊」,進而又想到「凡間也有隱身衣」,「這種隱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處卑微,人家就視而不見,見而無睹。」隱身於書齋,遨遊於書海,這是他們對人生至高境界的領悟。

對於名利,楊絳十分淡泊,她選擇了「隱身衣」———冷靜、與世無爭的處世態度。楊絳在《我們仨》中說:「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楊絳在《楊絳散文》扉頁上引用十九世紀英國詩人藍德的詩句「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的雙手是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也是楊絳的真實寫照。

對於錢財、名利,楊絳看得很淡。她很看重一代人對於理想的追求與歷史感。的確,在一個個人歷史缺失的浮躁年代,沒有精神追求,又如何去擔當民族的歷史?2001年,楊絳把錢鍾書和她自己的全部著作稿酬捐贈給他們的母校清華大學,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專門扶助那些貧而好學的學生。到2005年底,劃撥到「好讀書獎學金」的稿酬已達400餘萬人民幣。對此,楊降風趣地說:「其中當然有《唐.吉訶德》的很大貢獻,這說明唐.吉訶德沒有死,他還在中國實行他的騎士道呢!」

冰姿傲霜 沖和淡遠

對世事的「不爭」,對名利地位的「不屑」,使楊絳能在不幸中保持平靜,在卑微中觀看世態人情。然而對於自然和生命,對於文學和藝術,楊絳卻傾注了生命的全部熱忱,楊絳在《將飲茶.隱身衣》中說:「世態人情,比清風明月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對人生,對人情,她始終懷有一顆寬容溫暖的心。

楊絳說,她已經走到人生邊上,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她十分坦然。

在《走到人生邊上》前言中,楊絳寫道:「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在書中,楊絳探討了人生價值與靈魂去向的問題,融匯了文學、哲學、倫理學、精神分析等學科的知識,並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楊絳問:「真、善、美,看得見嗎?摸得著嗎?看不見、摸不著的,不是只能心裡明白嗎?信念是看不見的,只能領悟。」楊絳對於精神與信仰的探求也許是這個過於「唯物」時代所缺失的。尤使楊絳痛心的是:「當今之世,人性中的靈性良心,迷濛在煙雨雲霧間。」但她心明眼亮,對這個時代偏離神明指引的種種現象看得一清二楚。

如今,楊絳安於一隅,過著普通老人的清淡生活,卻依然手不釋卷,筆耕不輟。楊絳,正如錢鍾書所言,如一株凜寒自開的梅,冰姿傲霜,沖和淡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