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評析】 盛唐氣象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文/樊樹志  |2021.12.14
1145觀看次
字級
唐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圖/聯經出版社提供

文/樊樹志

唐朝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概,寬容與接納外來文化,孕育出燦爛輝煌的盛唐氣象。毫無疑問,這是以充分的自信心為底蘊的,不怕被外來文化所同化,立足於我,為我所用。美國歷史學家暨漢學家伊佩霞說:「與二十世紀前中國歷史上任何其他時代相比(除了二十世紀),初唐和中唐時的中國人自信心最強,最願意接受不同的新鮮事物。」

唐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大量吸收外來文化,融和成全新的唐文化,最有典型意義的是樂舞與服飾。

唐太宗平定高昌,引進高昌樂。唐的十部樂中,燕樂、清商樂是傳統的雅樂、古樂,其他如龜茲樂、天竺樂、西涼樂、高昌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麗樂,都是從邊疆或域外引進的。開盛唐音樂風氣先河的〈秦王破陣樂〉,描述李世民的赫赫戰功,演奏時,「雷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里,動盪山谷」,洋溢著一派豪邁激越的異域氣氛。

唐玄宗是一個音樂皇帝,元稹、李白都推崇他「雅好度曲」,是一個出色的業餘作曲家,在「胡音唐化」方面貢獻尤多。他不僅完成了佛曲的改編,而且發展為舞曲,使得「胡音」一躍而為唐舞,流芳百世的〈霓裳羽衣曲〉是他的代表作。他把印度佛曲──〈婆羅門曲〉改編成盛唐樂舞的傑作,由楊貴妃演繹為舞蹈,簡直是無與倫比的天作之合。請看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的生動描繪:



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楊貴妃的侍女張雲容,善於霓裳羽衣舞,貴妃讚賞備至,贈詩一首: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裡。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當時的達官貴人宴飲聯歡,盛行來自西域的「胡舞」,舞步輕快,旋律活潑,風靡一時。以迅速旋轉而著稱的「胡旋舞」,在宮廷中大受歡迎。唐玄宗女兒壽安公主的生母曹野那姬,是西域粟特人進貢給皇帝的「胡旋女」,因為擅長胡旋舞,儀態萬方,而為唐玄宗喜愛。上有所好,下必仿效,楊貴妃與安祿山都喜歡胡旋舞。安祿山是個大胖子,體重三百多斤,腹垂過膝,跳起胡旋舞來捷如旋風。白居易〈胡旋女〉寫道:



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圓轉。

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宮廷裡面的太真──楊貴妃和邊疆的安祿山兩人,都是胡旋舞的高手。這種在後世看來非常怪誕的事,當時是時髦的風尚。

元稹詩曰:「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這反映了天寶年間長安、洛陽胡風盛行的狀況。除了胡音、胡樂,就是胡服、胡妝了。從中亞傳來的胡舞,舞女大多身穿「香衫窄袖裁」、「小頭鞋履」與窄口褲,在時髦人士中風靡一時,故而詩人說:「小頭鞋履窄衣裳」,成為「天寶末年時世妝」。這種風氣也席捲宮廷內部,這與唐玄宗支持胡服唐化有很大關係。

楊貴妃喜歡「披紫綃」,她的姐姐虢國夫人也愛穿「羅帔衫」,都是輕薄的袒肩露頸的裝束,改變了婦女遮蔽全身的服裝概念,使得中原服飾趨向開放,顯露女性的自然美。可惜的是,這種風氣到了宋朝,便戛然而止了。

中國的佛教是當時最活躍、最有影響和最先進的思想體系,它一直是從北印度和中亞諸國吸取新的推動力。其他新宗教,如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和以後的伊斯蘭教,也從伊朗和中亞傳入。除了這些思想影響外,傳入的還有音樂、舞蹈乃至金屬製作、烹飪這些技藝的新成果,以及諸如數學、語言學方面的重要成就。外國人,從印度僧人到波斯眼科醫生、粟特的賣藝人和商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中國。

唐朝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作詩成為獲取功名的正途,科舉考試注重以詩賦取士,因此唐朝文人幾乎無一不是詩人,詩作數量之多實在驚人。而書法在盛唐時代也登上了高峰,書法藝術風格為之一變。張旭、顏真卿的書法創新,形成本朝一代新風。

(摘自《圖文中國史》,聯經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