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腎臟溼地

記者李宇政 |2007.11.30
1155觀看次
字級

 它保存了水中的養分、過濾化學和有機廢物、積存懸浮物,使水質得以淨化,因而獲得此一美稱。

我們常聽到的溼地在有些人觀念中認為是一個蚊蠅滋生,令人難以親近的髒亂地方,但其實溼地是孕育眾多生命的搖籃。許多魚類、貝類、蝦類、蟹類、鳥類、農作物、植物等生物在此衍生,因此吸引許多鳥類來此覓食,溼地也成為賞鳥的好去處。

例如:宜蘭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台北市野雁保護區、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大肚溪口水鳥保護區、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關渡自然保留區、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等。

溼地怎麼來

溼地這個名詞是由英文「 wetland直接翻譯而來,在台灣各地,有許多的地名與濕地扯上一點關係,如:高雄鳳山的(水土)埔、高雄的凹仔底內惟埤、台南的鯤鯓等,這些都屬於廣泛的溼地;而我們所仰賴的主食─米飯、香甜的茭白筍、調味用的食鹽、活跳跳的生猛海鮮等,全都是濕地內所產出的;在南洋部分地區,住民更是利用紅樹林枝條作為柴火使用,所以其實濕地早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

濕地的特點:

1.濕地內有經常性的水分存在,而水量的多寡,會隨著季節、氣候等因子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濕地內的土壤通常是排水性較差,或是由沖積、氾濫等自然營力所造成的土地。

3.濕地中的土壤及水分,能成為濕地內動、植物生長的基質,培育出多樣化的濕地生態相。

因此,水」 、土壤水生生物,可以說是構成濕地的三大要素。而各國對於濕地的定義雖有不同的解釋與定義,但大致都脫離不了上述的三項要素。

人造濕地養活人類

以濕地形成的作用營力來區分,可以把濕地分成二大部份:自然濕地與人造濕地。

自然濕地顧名思義,即天然環境下所形成的濕地。常在新聞中看到的是屬半鹹淡水濕地,多位於河口潮間帶,如:台北關渡紅樹林濕地、大肚溪河口濕地等,此類濕地由於生產力非常豐富,因此常吸引許多鳥類的棲息與駐足,是一般觀賞水鳥的最佳地點。

而人造濕地,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田(水稻田、芋田、茭白筍田、菱角田等)、漁塭、排水溝渠、人工湖泊(水庫),以及早期為了農耕所挖掘的儲水埤塘,均屬於人造濕地中的一環。如,桃園縣境內有許多埤塘濕地,是過去農業發展時期,為了灌溉而挖掘出來的,雖然現在已不再作為灌溉使用,但是經過多年的自然演替過程,每個埤塘生態均有豐富的多樣性與獨特性。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人造濕地的範疇,不僅僅是廢水處理的人工濕地或生態水池而已,老祖宗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利用人造濕地來出產糧食,因此,人造濕地並非是這幾年的新興產業

濕地淨化大地污穢物

溼地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生產力較高的生態系統,魚貝、蝦蟹幼苗在此孵育,濕地讓潮汐風浪避免直接沖刷陸地,提供候鳥移棲時的重要補給和棲息地,更具有蓄水、調節氣候、淨化污穢物等功能。

濕地有這些功能是如何而來的呢?濕地會吸收及儲存洪水,調節河川水位及補充地下水。另外,水中植物會吸收並分解部分重金屬,可減低水質的污染程度,加上水中的有機物和營養物質是魚類、藻類、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的食物來源,在此一生態系統下,濕地可以保存水中的養分、過濾化學和有機廢物、積存懸浮物,使水質得以淨化,因此有了大自然的腎臟之稱。

國內目前對於濕地並未有法定的解釋條文,而世界各國約有五十種定義來解釋濕地一詞,這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及通用的,是各國於一九七一年在伊朗拉姆薩所共同決議通過的國際重要水鳥棲地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簡稱濕地公約(Wetland Convention)或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表示,以往濕地的保護,絕大部分著眼在紅樹林或水鳥的價值上,因此紅樹林似乎成為海岸保護的唯一對象,有水鳥群居的地點,才稱為濕地,似乎忽略了海岸環境多樣性的重要。未來開放的親水空間、開闊的視野和廣大的泥質灘地,不但跟紅樹林一樣重要,可能才是地狹人稠的台灣最重要的資產。

  以往國內對於濕地和海岸保育,比較注意某一物種保育的問題,以致忽略了整個棲息環境保護的大課題,這種作法應有所改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