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旅】 與自己共處

文/陳逸庭 |2021.10.17
1152觀看次
字級
到達山頂,看到日出。圖/聯合文學提供
陳逸庭 攝影師,1984年生於台灣台北。因為想再去歐洲自助旅行,又不想安排行程而對朝聖者之路感到興趣。在接觸了身心靈領域後開始付諸行動。走過了大甲媽祖遶境、白沙屯媽祖進香,以及台灣Camino部分路段。因為想分享徒步的樂趣,而踏入了文字創作的旅程。也期望每個人都能找尋到自己的徒步方式與心中的路。下一個徒步目標是台灣的古道與四國遍路。圖/聯合文學提供

文/陳逸庭

Day 23

2019 / 06 / 01

早上一出門沒多久,又到山頂了。想起從頭到尾,不知道爬了幾座山,通常會被拿出來說的只有幾座比較高的山,很容易忘記提到這一些小山,忘記不代表不存在,在走的時候會下意識忽略,等到要爬的時候又被迫發現。在這樣一直上上下下地走著,到達山頂的時候,還沒看到太陽,決定在山上等日出,這也好像是我第一次在這邊看到日出。每次在這裡看到早上那片紅色的彩霞,不管是第幾次都讓我很讚歎眼前的一切。生活是可以這麼單純的,每天這樣簡簡單單,不需要特別做什麼,都很充實。

每天就是起床、收拾、出門、走路、入住、洗澡、洗衣、發呆、晚餐、睡覺,很單純,卻不會覺得無聊。在路上,我深刻體會到煩惱自找這件事,在路上考慮的大多只是下一個鎮還有多遠,跟擺在眼前的事,不像在日常生活,不自覺會有各式各類的煩惱出現,不論是生活、工作、家庭、個人的追求等。這裡一切需要的就是好好跟自己相處,跟生活相處,然後去享受。而這些在路上,都不需要特別去做,就是會自然而然成為那樣的狀態。或許是時間或空間的關係,但我也相信跟覺得,這個狀態可以被帶到回去以後的生活,即使只是百分之十都是很好的。

如果沒辦法把這種感受帶回現實生活運用,是件很可惜的事。在路上,碰過許多朝聖者都走過不只一次,我想很多人是因為想再次體驗那種狀態,所以又再來,但我覺得要避免只能在走朝聖者之路時達成這種狀態,這樣某方面來說跟上癮沒有區別,是很可惜的。試著把它帶回日常生活,讓自己在日常生活減少自尋煩惱,偶爾再走一趟當作充電,我想是比較好的方式。我也確信,曾經達成過那種狀態,親身體驗過,它就一直存在自己身上,不會消失。

他鄉遇同鄉人

在山上待了大概半個多小時,一直以為會遇到其他朝聖者,結果都沒人經過。不知道是我太晚,還是太早。走下山途中看到一位亞洲人,跟在他旁邊走了一陣子,一直在猜是韓國人還是台灣人,直到看他用了一些塑膠袋,才覺得應該是台灣人。我上前打招呼,果然是來自台灣的朋友。

阿棒是新竹工程師,趁工作間隔跟老闆請了長假來走,因為臨時,也沒多作準備,想說先來走走看,所以選擇從Sarria出發。阿棒因為一開始沒有拿捏好,鞋子也不是太適合,導致他的膝蓋不太舒服,怪不得看到他的時候覺得他走路一跛一跛的。沿途我以一個比他多走很多天的前輩跟他分享了一路上的一些心得,也想說找到人可以一起走一下也不錯。

阿棒在沿途只要看到石碑就會拍照,說回去之後想把這些照片串起來,我倒是走到不太用相機了,頂多偶爾用手機拍而已。從這也可以看出,後面加入的朝聖者跟前面的不同。新的朝聖者身上都還很乾淨,大部分看到都精神奕奕,很有活力地四處張望,周邊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很新鮮,常常聽到一群人嘻嘻笑笑的。相反的,已經走很多天的朝聖者,則是一身風塵僕僕,鞋子尤其明顯,各種泥濘,背包也是充滿許多塵土,多數都是安安靜靜地走著。

我在一開始有時會覺得新加入的朝聖者有點太歡樂了,希望他們可以安靜一點,但很快就發現這好像是某種階級的傲慢,實在要不得。原本阿棒有意跟我一起走到Melide,不過走沒多久,他受膝蓋傷勢跟鞋子影響,到了一個比較大的鎮,他停下來去買鞋子來換,我們就分開了。

這幾天總覺得有點視覺疲勞,思緒常常飛到終點,想快點到達,有點希望時間可以推進快一點。我在一個鄉間小路旁的bar又遇到了Paolo,這幾天我已經不太意外會在路上遇到他了,甚至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只是看會在哪邊遇到而已。

這幾天因為比較乾,路面相對也變得很硬,腳底緩衝沒這麼好,讓腳又開始有點不舒服了。大約下午三點,在走過一個小型的羅馬式拱橋後就到了Melide。今天選的庇護所比較靠近鎮中心,要到達還得再走一段上坡,在努力爬坡的時候,抬頭看著前面的城鎮,發現天空又出現了十字架的雲,看來它是打算陪我到終點了……

註記:21.61KM,距離Santiago de Compostelag 剩下52.28KM。(摘自《平凡的朝聖者之路》,聯合文學出版)



作者簡介

陳逸庭

攝影師,1984年生於台灣台北。因為想再去歐洲自助旅行,又不想安排行程而對朝聖者之路感到興趣。在接觸了身心靈領域後開始付諸行動。走過了大甲媽祖遶境、白沙屯媽祖進香,以及台灣Camino部分路段。因為想分享徒步的樂趣,而踏入了文字創作的旅程。也期望每個人都能找尋到自己的徒步方式與心中的路。下一個徒步目標是台灣的古道與四國遍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