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轉出協調的空間-宋瑞和 十日九揮毫

記者李碧華/文‧圖 |2007.10.28
3170觀看次
字級

身為一個畫家,力不從心時,休息一下是可以,但要用筆墨找靈感,絕不可無故荒廢。以作畫為一生志業的宋瑞和說,「我走的丘條不歸路。」

那一天,宋瑞和賣了一幅畫,興沖沖邀了一桌客家老朋友慶祝,臉笑得通紅,自決定作畫開始,一心一意,從沒有第二個念頭。

以「兼工帶寫,彩墨並重」為名十一月在美和畫廊開彩墨個展,來自美濃客家小鎮的他蓄意擺脫工筆畫家與意筆畫家的各自為政,揮灑出兼工帶寫的獨特意境,迴轉出協調的空間。

體悟光影墨色變化

宋瑞和畫花,畫鳥,畫大自然,延續少年對水墨韻味的癡迷,他常揹上寫生板就地取材,畫布上的青山綠水常在心中迴盪而久久不散,「古人說,人品不高,用墨無法,寫生,不只是強調生趣與神韻,畫家的人品、胸襟、氣質與素養更要在畫作中被看見。」在風景中可體悟光影及墨色的變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說來,寫生和學禪的意境其實一樣。

人生才走到知命之年的五十歲,宋瑞和說起話來卻三不五十的引用古人的大道理,給人很赤子的感覺,走訪他在北投的畫室,說沒兩句,又搖頭晃腦起來:「我們不過是百年一過客……」什麼意思?「有一位老師送過我一把扇子,上面寫了『吾當十日九揮毫』,要我們瞭解,身為一個畫家,力不從心時,休息一下是可以,但要用筆墨找靈感。」也就是說,既已成為畫家,就要以作畫為一生志業,絕不可無故荒廢,「走的是一條不歸路。」


歲月增加繪畫意涵


畫畫的線條就像講話,音調、內容都要不急不緩,文化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的宋瑞和說,即使畫完要做修飾,也要適可而止,感覺到了就停止,切勿愈描愈黑,「簡潔,寧靜,清淡及高雅」是宋瑞和的自我要求,說完,又立即吐出一句古人的話:「人品不高 、用墨無法」。

在畫壇大師歐豪年畫室當過助教,對他一生的取材影響極深,以「師師之心,不師師之跡」而創新了嶺南畫派:「不是形式上的改變,而是生活上的體驗創新,隨著歲月來增加繪畫的意涵。」宋瑞和說,生命每個階段都會累積一些東西,在藝術的實踐過程中,適性而為。

不要好大喜功

他說,歐豪年來台後桃李滿天下,發揚嶺南畫派的精神功不可沒,是心中最景仰的一代宗師。「老師國學底子深厚,筆墨工夫到家,作畫態度嚴謹,筆墨、章法、點染、設色題字、落款、用印等等都極為講究,甚至連裝裱也都有獨到的要求。」

嶺南畫派匠心獨運的繪畫語言,讓宋瑞和起而效之,一心追求自己的藝術新風貌:「若學生沒有打好基礎就畫了一幅很大的畫,老師會不假辭色地要求學生把基礎先學好,不要好大喜功。」在他心中,歐豪年的真性情實不多見。

改行當歌手

藝術家家都重感情,鎮日作畫,難道不需要放輕鬆?「得過到太多肯定的掌聲,所以不是我臭屁,我昨天去唱歌, DJ還問我,為什麼不改行當歌手?」他常約美濃小鎮的老朋友郭恩湧及眭澔平一起去飆歌,在學校教書而長年穩定了家中經濟的妻子偶而也加入,靜靜聽著丈夫唱起客家山歌,好像回到在美濃漫步溪邊的美妙時光。

美滿家庭和朋友的扶持,前半生日子是知足的:「如果能留傳後世,也不枉我一生不悔。」他說,語氣裡,又有點古人味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