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賞析】 南山霧豹出文章

文/宋滌姬 |2021.06.09
2478觀看次
字級
南山霧豹 圖/胡嘉蕙

文/宋滌姬

「南山霧豹出文章」,源於宋朝詩人黃庭堅的詩句。「南山霧豹」是什麼特殊品種,為何能「出文章」呢?典故出自西漢劉向《列女傳‧陶答子妻》:陶答子妻以「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來規勸其夫韜光養晦,廉潔自律。宋朝陸佃《埤雅‧卷三》也記載:「文豹隱霧,十日不食,欲以澤其衣毛,成其文采。」

「霧豹」的譬喻,觸動文人的靈感,宣之於筆墨。如金代趙秉文〈射虎〉尾聯:「寄謝咸陽嘆黃犬,何如霧豹隱南山。」「嘆黃犬」是秦朝丞相李斯在咸陽受刑前的感嘆。「何如霧豹隱南山」,則表明自己將會以廉潔的操守來遠離災禍。

玄豹隱藏在南山霧雨中,隱約縹緲,被寄予「隱世」、「歸山」的文學意象。

明朝莊昶〈次韻王良卿〉的「七十二峰雲霧裡,不知玄豹在何峰」,頗具「雲深不知處」之隱世風格。明朝劉基〈早春遣懷〉:「鶴歸自愛山能靜,豹隱方知霧有神」,則明確點出「歸山」的意趣。

「隱世」、「歸山」或許是個人的選擇,又或許只是一時的沉潛。唐朝駱賓王〈秋日送侯四得彈字〉:「我留安豹隱,君去學鵬摶。」李白〈經亂後將避地剡中〉:「我垂北溟翼,且學南山豹。」這裡都化用了《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典故。鵬鳥乘風振翅,高飛九萬里,象徵追求富貴的青雲之路。與之相對的「南山豹」,為了等待毛色、斑紋的養成,多日隱藏霧雨中不飲食,引申出「自我沉潛,蓄勢待發」的寓意。

因玄豹隱於霧雨中,「澤其毛而成文章」,被賦予「養深積厚,斐然成章」的深意。如宋朝韓琦〈示直彥〉:「汝父最汝憐,五歲入學校。文采冀日彰,謂如隱霧豹。」勸勉侄子韓直彥,沉潛學習,如同霧豹一般,漸漸彰顯出文采。

又如黃庭堅〈奉送周元翁鎖吉州司法廳赴禮部試〉:「南山霧豹出文章,去取公卿易驅羊。」說明了這位即將赴試的友人,經過一番沉潛涵養,已磨練出過人的文采,黃庭堅為他加油打氣,預祝金榜題名。

文人擅於將各種意象融合,開闊詩詞文章的境界。如宋朝楊萬里〈寄題曾子與競秀亭〉:「競秀主人文似豹,不應霧隱萬峰邊。」將「文采」與「隱世」的意象都融入其中。又如南朝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末二句:「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這首詩是謝朓將赴任宣城所作,既表明他遠離京城,韜光養晦,也表達他任官將廉潔自律,遠避禍端;並自勉沉潛學習,厚積薄發。

宋朝王炎〈送許士龍祕校〉:「南山霧豹隱,北海風鵬飛,顯晦不在人,屈伸各有時。」意思是人生很難如鵬鳥一路高飛到雲端,免不了會遭遇各種困頓,有時不是個人力量能扭轉的。當時局不利,正是耐下煩躁,沉潛用功的時候。「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能夠在困頓時溫故知新、養深積厚、自我修練,等到時機到來,便能大展身手,起翅騰飛,一鳴驚人。

宋代劉才邵〈題霧豹齋〉:「如彼南山豹,深藏十日霧。一朝文采成,蔚然駭狐兔。」玄豹隱在霧中,或許只是保護色。卻引發文人的共鳴,期許經由一番沉潛積累,養就豐富學識,得到「蔚然駭狐兔」的斐然文采。「南山霧豹」不只自身「澤其毛而成文章」,也讓文人藉由「霧豹」的典故自抒胸襟,創作篇章,豐富了文學的園地。果真是「南山霧豹出文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