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東亞佛教 90學者雲端研討

人間社記者知文礁溪報導 |2021.06.01
1498觀看次
字級
慈惠法師(左)表示,讓佛教跨出寺院、進入高等教育界共享智慧,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心願。圖/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提供

【人間社記者知文礁溪報導】佛光山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在五月二十九至三十日主辦第四屆「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美、德、韓、陸、港、台等地學者和青年,探討共二十三篇論文,線上九十餘名嘉賓與會。

「近世東亞佛教的文獻和研究計畫」的總主持人為政治大學哲學系林鎮國名譽教授,由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廖肇亨研究員、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黃繹勳教授協同主持。

計畫自二○一六年,透過工作坊、研討會等平台,蒐集逾百冊散佚於東亞各地的十六至十八世紀「明清佛教珍稀文獻」,開啟近世東亞佛教圍繞在禪與密、佛教與儒耶兩教、中美之間等的對話,方法包羅歷史學、語言學、文獻學、思想研究等,重構此時期佛教人物、撰述與地域的複雜面。

佛教跨學科

提升創新性

「感謝大家參與,成就在疫情下辦研討會的善緣!」佛光大學董事長暨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在開幕式中表示,佛光大學成立佛教學院,讓佛教跨出寺院、進入高等教育界共享其博大精深的內涵,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心願。

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佛光大學雖是社會一般大學,仍重視佛教研究,並試著將佛教融入不同領域,以提升其特殊與創新性。

會中首先進行中心與佛光文化合作二○二○至二○二一年出版《近世東亞佛教文獻與研究叢刊》第四至六輯新書發表,包括《近世的佛教:開展新視界的思想與文化》(末木文美士著,郭珮君譯,凃玉盞、釋大田校核)、《日本.大典顯常〈小雲棲稿〉校注》(劉家幸校注、王三慶監修)、《明清〈因明入正理論〉珍稀注釋選輯》(陳帥、簡凱廷編,林鎮國監修)。

東京大學、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末木文美士名譽教授表示,以鳳潭僧濬對當時教界唯心式信仰之反省,並暗合二十世紀批判佛教的立場為例,指出新史料的發掘,有利揭開近世非主流的重要佛教思想。

歷史性研究

不繞開文本

綜合座談上,萬金川教授表示,近世的藏密、耶穌會與漢傳佛教間的互相滲透是被忽視的話題,成為此屆關注的焦點,也是禮請此領域專家──北京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沈衛榮教授作專題演講的旨意;沈衛榮提到,透過西夏文獻釐清元朝盛衰史實,點出歷史研究不應繞開文本。

林鎮國教授肯定多場論壇解明禪宗與密教關係,乃至藏、滿、蒙等民間化的面向,「開啟觀看漢傳佛教在近代發展的新視角」,他進一步肯定,佛光大學透過龐大文獻的搜集與點校出版,儼然在國際豎立「東亞近世佛教文獻研究」旗幟;韓國東國大學郭磊研究員表示,中心促進韓國與越南佛教研究的交流,並建立平台統合分散各地的文獻、資源與學者,創造火花。

萬金川最後總結道,近世東亞佛教文獻和研究的計畫,雖已圓滿,但中心服務學界研究的心意,以及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對中心的支持,從未改變;並分享中心已開展佛教跨學科的研究計畫,正進行佛教與心理學對話的工作坊,將發展成研討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