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李郁卿與熊雪堂

文/龔敏迪 |2021.05.27
813觀看次
字級

文/龔敏迪

《合肥縣誌》有書生李郁卿的故事。明末社會動亂,一六三五年,流寇到了合肥郡城。當時合肥縣令熊雪堂慷慨激昂地登城,當眾發誓要與城共存亡。後來他在《雪堂先生文集》中說,自己在合肥縣令任上五年,連續二年遇到了二次流寇逼城。其中〈紀事詩〉又說:一六三五年臘月十七日流寇圍城八天,士民兵勇力挫其鋒,至二十四日才遁去。

熊雪堂是一六三一年考中進士的文官,初遇流寇心裡其實是拿不定主意的。所幸有富家書生李郁卿來對他說:「不必擔心,流寇不足懼。」熊雪堂說:「即便你有退敵之計,怎奈沒有糧草,且憂內亂,奈何?」李郁卿告知自己家裡有糧食,可以拿來支撐十餘天。熊雪堂大喜過望,軍民有了糧食也都士氣大振。

兩處險要的城門,熊雪堂守西門,東城就全權委托李郁卿了。

李郁卿至城樓,與軍民申明紀律,還不時用酒食犒勞大家,守城者更加心存感激。流寇「往來窺瞰」,知道西門由熊雪堂親自把守,就轉而去攻東門,而且「盡日夜攻擊」。

李郁卿則「率死士奮擊」,殺敵不計其數,於是「賊愧憤以火攻,烈燄漲天」,熊雪堂望著東門大火,失聲道:「完了!孤臣熱血當灑此,以報天子。」而李郁卿則在那裡從容談笑,下令道:「取土一筐者,賞錢一百。」於是沒多久火就被土壓滅了。流寇無計可施就退去了。李郁卿卻不放過他們,悄悄出城,「率死士尾其後,又斬級無算」。

熊雪堂在西門向東額手稱慶道:慶幸有李郁卿,不然全城「無遺類矣」。戰功上報到安徽府衙,於是李郁卿立即名震大江南北。但他不過是個書生,官府對他也不過是「獎慰而已」,熊雪堂卻反而「因軍功卓異」,一六三六年三月離開合肥入京升官,當了天官尚書郎。

他走後流寇再次來攻城,李郁卿仍然守禦東城。這時有幾個安徽幕府的士兵從南來,南城巡邏兵見他們毫無紀律,懷疑是流寇,就把他們捆殺了。等到他們弄明白,又怕上面追責,就推說是李郁卿擅殺,而把他下了大獄論斬。還沒來得及殺他,城就被攻陷,李郁卿也就失蹤了。

熊雪堂進京後,接連遇上了李自成進京,和清軍入關,令他成了「從賊」的叛徒、「從夷」的漢奸。到乾隆時還被寫入《貳臣傳》,簡直就成了「不齒於人」的敗類。

清人鄒漪的《五大家詩鈔》中,除了錢謙益等「江左三大家」之外,還有熊雪堂和宋琬,在文壇上也屬「大家」之列。說他的文章,因被亂世播弄,有「顛沛困頓之境,悲涼傷感之情」。那麼,個人如何承擔文化傳承的時代責任?

儒家「不事二主」的忠君之道,讓他既不能像李郁卿那樣消失,又不能不有所表現。要降臣歸順李自成時,他也曾「欲自行其志,兩為門人救解」;面對清軍,他也曾帶頭「昧死呼號,為大行皇帝請含斂梓宮裡禮」。還不止一次「稱病求罷」不做清朝的官,並一再表示悔恨自己沒有捐軀。

這一切是否演戲且不說,《遇變紀略》提到塗必泓說熊雪堂、朱徽等人「俱無捐軀意」,然而,國家亡了,死一些忠臣,真的有補於「天下」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