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人手札】 一次一步 風景朝你而來《就是走路》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2021.05.02
2372觀看次
字級
《就是走路》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走路是健康良方,這是醫學保健的書籍或報紙醫藥版面常出現的話題;衛生福利部也常勸民眾日行萬步最保健。

但挪威探險家厄凌‧卡格,卻以他豐富的走路和探險經驗,寫出《就是走路》這本書,為走路延伸出去更多的歷史、哲學、自我發現、情緒治療等等的認識,讓人恍然覺得,「走路」這人人都會的簡單事,竟然有這麼多學問啊!

古早的旅遊即是走路

卡格指出,人類的歷史和文明,是走路創造出來,我們的祖先(或說是原始人吧!)最早就是靠著雙腳走路,長途跋涉,到處覓食、學習生存下來的方法,然後得到各種經驗,千萬年來,才創造出現在的文明。所以人類的生命,就是靠著跋涉而在走路中伴著創意而延續下來的,「Journey」這個名詞,原來就是指一天跋涉的距離,現在指旅遊,但古早的旅遊,就是走路。

在各種機動交通工具發明之前,許多智者也靠著走路,發展出哲學或文學思想的,如蘇格拉底,每天必走出雅典城,向民眾宣導他的思想。哲學家康德,每天定時出門散步,在走路中沉思他的哲學理念。梭羅一定要在華爾騰湖畔走路,才能寫出他的《湖濱散記》。想想,東方也有日本行腳詩人松尾芭蕉,要有奧路苦行,才能創作出《奧之細道》。

反而到了交通工具便利的現代,人們已漸少行路。卡格和朋友以走路貫穿洛杉磯東西區域,還被警察攔下來,盤問:「你走路?」在美國,走路好像是打算做壞事的樣子。筆者在羅東小鎮常走路,但街道很少碰到行人,大家都騎機車瞬忽而過,走路反而被鄰家驚訝地問:「今天,我看到你在街上走路喔!」大家為甚麼不走路了?卻花錢去健身房練跑機練走了?

全方位探討走路的書

卡格認為可以用雙腳發現自己居住社區或成城市更細微的一面,故他不僅與朋友橫跨洛杉磯,也打開地下道走在汙水道裡,更在夜晚地鐵裡,在地下走過一段路,體會都市的不同層面的構造,這有助於對都市環境的理解。

卡格更倡導走路可以放慢時間,在我們走路時,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耳朵聽到更多周遭的資訊,加強理解我們的經驗。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出去走路散步,因為走路的時候,你的想法獲得了自由,思緒也變得清楚,記憶和專注力,以及心情都會變得更好。若能走進森林、走入原野,走向自然,療癒身心的效果更好。

現在3C進步,卡格更憂心兒童青少年走路減少的危機。他認為監獄裡囚犯的活動量最少了,但他調查四分之三的英國兒童在戶外的時間卻比囚犯更少,五分之一的兒童一天中有大半時間呆在室內,九分之一的小孩,一整年沒去過公園、森林或海邊,他們都在室內看著螢幕。

卡格這本《就是走路》的書,就是全方位探討走路的書,不學術,帶有散文風貌,卻提醒我們走路是對抗忙碌、緊張步調,以及追求高效率現代生活的一帖良藥。當我們煩惱、疲憊、生氣的時候,未必要一萬步,就是出去走一段路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