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生命不死」與「生命永續」的唯識學理解與詮釋(六)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1.02.28
1153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有情眾生的第六意識隔世轉換補充說明

我在前文中談到,流轉於三界六道內的有情眾生,其第八阿賴耶識與第七末那識,都是恆轉如瀑流,而且是跨越生死的;然而其第六意識的運作,儘管在有生之年也是恆轉如瀑流,包括在睡夢中以及在昏迷狀態下,但是無法跨越生死之際,而是隨著色身一期生命的出生與死亡而開展與謝幕的。

那麼,大家很可能會有疑惑:既然第八識與第七識都是恆轉如瀑流,而且都是跨越生死,為什麼第六意識也是恆轉如瀑流,卻無法跨越生死呢?箇中當然有其道理,以下為大家解說。

首先,我們要先區別「心、意、識」三者之間的差別與彼此的關係。「心」為梵語“citta”之意譯,音譯作「質多」,即「集起」之義。「意」為梵語“manas”之意譯,音譯作「末那」,即「思量」亦即「計較」之義。「識」為梵語“vijñāna”之意譯,音譯作「毘若南」,即「了別」亦即「虛妄分別」之義。有關「心、意、識」三者之語意及哲理意涵,大小乘論典有各家種種不同之說法,限於篇幅,在此不詳論,讀者有興趣可以自行參閱相關經論著述。

簡要言之,根據大乘之解釋,「心、意、識」三者各別,唯識宗主張:第八阿賴耶識能積集種子,故稱為「心」;第七末那識能思量起我執,故稱為「意」;前六識能認識對象,故稱為「識」。大略言之,「心」是有情生命的主體,「意」與「識」是「心」之作用的兩個面向,「意」為裡,深藏於意識底層,「識」為表,明顯地透過「身、口、意」三業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表現於外。

第八阿賴耶識,亦即「心」,作為有情生命的主體,是「超越」生死的;第七末那識,亦即「意」,思量並且執著「阿賴耶識」為「我」,生起「俱生我執」,墮入生死輪轉之洪流而跨越生死;前六識則是在生死流轉當中,生起種種虛妄分別與造作,不斷累積結業,在生死大海沉浮。

因為有情眾生的第六意識要透過三業、六根來顯現及表達,所以第六意識必然與一期生命的色身相互依存。其實,明確地說,不只是第六意識,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六識,全部都與個人一期生命的色身相互依存。舉例說明:假設某甲投生到了人道,他就具有人類的色身,同時也就具有人類的六根與六識;某乙上生到了天道,他就具有天人的色身,同時也就具有天人的六根與六識;某丙投生到了畜生道,譬如變成小貓、小狗,或者做牛做馬,他就具有小貓、小狗或者牛、馬的色身,同時也就具有小貓、小狗或者牛、馬的六根與六識,以此類推。

也因為三界有情眾生不斷地輾轉沉浮於六道,個人的前世今生也就可能分屬於不同的道趣,譬如今生為人,來世升天,或者前世為人,今生墮入惡道;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身處不同的道趣,自然有不同的色身,同時也有不同的六根與六識,所以六根與六識無法跨越生死,這個道理可以說再明顯自然不過了。

即使前世今生雖然同樣都在人道,但是會出生在不同的家庭,處在不同的環境與時空背景,也很可能是不同的性別,投生於不同的國度,甚至於不同的星球,所以六根、六識與第六識自然無法跨越生死,從前世、今生到了來世都必須重新開始,另起爐灶,才不會錯亂。

談到這裡,有人難免會疑惑:既然有前世今生,為什麼我們都不記得了呢?是因為我們在投胎轉世之前,都喝了孟婆湯嗎?還有,既然生命是永續的,那麼我們能夠選擇自己的來生嗎?

有關這兩個問題,多年以前我就在本專欄中討論過,限於篇幅再此不詳述。簡要言之,從唯識學與深層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遺忘前世的種種,其實是一種維持現世身心平衡與健康的「心理保護機制」,也就因為如此,忘卻了前世的恩怨情仇,我們現世的生活才會過得比較自在,否則「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日子就很難捱了。至於能否選擇自己的來生?當然可以!而且不僅是來生,就是我們現在這一生,也都是當初大家隨自己的意願與習氣選擇而來的!只是我們也都忘記了!各位讀者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其中的道理,請參閱《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一書中的兩篇文章〈如果真的有前世今生的話,為什麼我都不記得了呢?〉(頁86~88)、〈如果真的有來生的話,我們能夠選擇自己的來生嗎?〉(頁89~95)。(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