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怎麼說?

 |2007.08.26
2474觀看次
字級

隨著學校招生日益困難、教育環境日益激烈,焦急的不只有教育主管機關,面臨招生危機的大學,莫不絞盡腦汁,思索如何為學校找出一條「活路」。

「各大學現在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保衛關卡,學校若不再好好努力,就只能等著被市場與學生淘汰」,面對競爭激烈的現況,東海大學教務長郭俊欽一針見血地點出各大學目前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他表示,古人說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辦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大學不努力上進,就是等於在「原地踏步」,空轉虛耗。

危機未嘗不是轉機

然而,雖然目前各大學都面臨到招生不足額的危機,但在郭俊欽眼中「危機也是轉機」,為了招收優質學生,各校的辦學成效不僅要能「持盈保泰」,更要「好上加好」。他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而讓各校有一個機會去好好思考未來,對發展多年的高等教育來說,這未嘗不是一種轉機!

但面對教育部有意透過大學退場機制來提升高等教育的辦學成效,郭俊欽則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社會少子化趨勢與高等教育百家爭鳴的情況下,面臨「僧多粥少」窘況的大學校院自然而然會進行一場「物競天擇」的淘汰機制,達到「適者生存」的競爭結果。

退場機制非萬靈丹

「啟動退場機制,並不是確保大學教育品質的萬靈丹。」東華大學副校長張瑞雄表示,退場機制的實施或許有助於大學錄取率的降低,但並不意味這樣就可以立刻提高教育品質。更何況創辦一所學校往往要投入龐大的人力與物力成本,叫學校「關門」,等於是把之前的心血都付諸流水。

張瑞雄指出,高等教育的辦學成效不可能馬上「立竿見影」,就如同要成為一所「頂尖大學」不可能三、五年光景就「一蹴可幾」般。尤其在這幾年政府財政緊縮、補助減少的情況下,更讓財務狀況不佳的大學校院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相較於國外大學動輒用高於台灣數倍薪水的優渥福利「搶師資」的積極態度,對部分「缺經費」的學校來說,想要馬上扭轉辦學劣勢,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自立自強突破重圍

對此,中山大學校長張宗仁表示,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高教環境,各大學不但要「自立自強」,也要「突破重圍」。他認為找出一條適合自己學校發展的路與方向,擁有「與眾不同」的教學特色與強勢研究領域,是讓一所大學能否永續經營的重要關鍵。對此,大同大學校長吳建國也有同感。他表示,在每所大學都有相類似科系的情況下,如何讓自身校系成為該領域中的「佼佼者」很重要,隨著時代不斷轉變,各大學系所的規劃與教學內容也要跟著「與時俱進」、才不會落伍,讓系所發展可以跟著社會需求一起「蛻變」。

「把好資源、好師資運用在學校的優勢領域上,打造出學校的卓越特色」吳建國認為,每所大學都應該要具備別人打不倒的辦學專長與強勢領域,才能帶動國內整體的高等教育品質往上提升,如此一來,台灣才能擁有在世界舞台上和各國學府一較長短的競爭利基。而除了努力讓自身大學邁向「卓越之路」外,面對即將踏入校門的「大一新鮮人」,大學校長「也有話要說」。

培養搶不走的優勢

張宗仁語重心長表示,在世界是平的全球化趨勢下,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激烈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未來台灣學生畢業後不是只和本土人才競爭,還要和來自中國大陸、歐美印度、俄羅斯等國的人才一爭長短。面對未來,大學生更要懂得利用這四年的時間好好充實自己,培養別人搶不走的「優勢能力」。

「每個學生都應該好好思考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張宗仁說,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黃金學習階段,在進入大學後,大學生除了在自己的所學領域上努力耕耘,亦可透過跨領域學習的方式來為自己多增加一種專長、為日後的就業競爭力加分,如此一來,才不會讓自己最精華的大學時光留下空白軌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