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5金剛經講話】金剛經講話第二 受持演說勝無住行施分第三十二 ❷ 如實正觀 於境內外不動

文/星雲大師 |2020.02.09
2530觀看次
字級
安岳毗盧洞第8窟毗盧遮那佛像/北宋/四川安岳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講話

二、菩薩正觀,有為即空

佛陀以夢、幻、泡、影、露、電六喻,比喻一切有為之法原無真實,乃三界眾生妄執為有;並教示弘法利生的菩薩行者,應觀一切諸法俗有真空,體虛如幻,不生取著之相。以此正觀,則彼蘊、處、界等,即是般若真心,如如本體!如《楞嚴經》說:「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大方廣寶篋經》:

須菩提言:「文殊師利!佛法、結使有何差別?」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須彌山王,光所照處,悉同一色,所謂金色。如是,須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結使,悉同一色,謂佛法色。是故,須菩提!佛法、結使以般若慧觀,等無差別。是故,大德須菩提!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行者以此夢、幻等六觀,不被世間有為生滅法迷惑,入生老病死無有恐懼;視貧富貴賤平等無別;於馨香臭穢、赤白青黃知變異不實。觀一切有為,遷流造作,皆是虛妄,終有敗壞。行者若破一切相,起如實正觀,於一切境,內外如如不動,才是真正受持《金剛經》,能為人演說無法之法的真實菩薩。

曹山慧霞禪師對侍者說:「悟道的人,無論內外多麼炎熱,也不會受到影響。」

侍者說:「是的。」

慧霞又說:「如果現在炎熱至極,你要到哪裡迴避?」

侍者說:「就往熾熱的火爐裡迴避。」

慧霞不解的問:「火爐熾熱無比,你如何迴避炎熱?」

侍者指著自己的心答說:「我這裡眾苦不能到啊!」

借般若慧觀,捨恚行道,慈心正意,即能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逢諸飢渴、寒熱、苦樂、詈罵、惡口、惡事等,悉能忍之。正觀無謬,視緣境如露、如電,幻化不真,即可調御身口意三業,作忍辱仙人。

唐代,楊庭光在司空山會見了本淨禪師,問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一心一意的求道,請禪師慈悲開示我吧!」

本淨禪師說:「你是從首都來的,帝王所在之地有很多禪者,你就在那裡問道好了,我對你所說的『道』,一概不知!」

當楊庭光再度發問時,本淨禪師說:「你到底是要求佛,還是要問道?求佛的話,即心是佛;問道的話,無心是道。」

但楊庭光並不會得話中含意,於是再次求教。

本淨禪師:「所謂即心即佛,就是佛由心得,若再悟無心的話,便連佛也沒有了,而無心不外乎是真正的道。」

楊庭光更是狐疑不解的問:「都城的大德們都說以布施、持戒、忍辱、苦行等來求佛,但是禪師你卻說般若智慧人人本具,不是由修行來獲得。果真如此,則以前我所做的布施、持戒等修行,莫非都和成佛沒有關係嗎?」

本淨斬釘截鐵的答道:「毫不相干!」

要怎麼迴避內在三毒的炎熱?幽林山泉的清涼,止不住我們心頭燃燒的煩惱之火,唯有向最熱處,觀其幻影性,不取炎熱相,當識想不受,六根寂靜,何處不是清涼山水地?《維摩詰經》: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菩薩行者於世間弘化度眾,若能用夢、幻、泡、影、露、電來觀照一切,即能守攝身心。不論妍醜、好壞境界,以此「六觀」明照,則諸根寂然,知來去生滅之業因,心不住幻相迷惑,即可安忍不動,入如如佛界。

《堅意經》云:

「沙門賢者,以忍為先,當如清水,無所不淨。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皆洗之,然不毀水清。亦當持心,有如掃箒掃地淨不淨,死人、死狗、死蛇、屎尿,皆亦掃之,然不毀於箒矣。亦當復如風火之力光,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吹亦燒,然不毀風火之力光。若人欲來殺己,己亦不瞋;欲來謗己,己亦不瞋;欲來譖己,己亦不瞋;欲來笑己,己亦不瞋;欲來壞己,使不事佛法,己亦不瞋。但當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

心住修行及福德之相,縱令五度齊修,若不以第一般若波羅蜜為眼目,就不見自家寶藏原本無欠無餘!菩薩終日求福,於心地解脫何益?《龐居士語錄》:

有人有所知,有事有是非,

聞道無相理,心執不生疑。

五歲更不長,只作阿孩兒,

將拳口裡咬,百年不肯離。

假花雖端正,究竟不充飢,

都緣痴孩子,不識是權宜。

如來無相理,有作盡皆非。

佛陀說種種法,不過是權宜之教,只是要吾人於日用六時中,不取於相,不被相轉,將千年狂心歇息,當下回頭上岸,不再於覺知緣塵生死流轉,如夢中人,妄執憂悲惱苦。

夢者,本為虛妄,無其實事;幻者,從顛倒起,萬法緣生妄有,本無自體;泡者,風擊水成泡,豈能久住?萬物似浮漚不實;影者,從業緣現,但可見而不可捉取;露者,晨朝溼露,暫有即無;電者,忽有忽無,萬法亦如電光,剎那生滅故如電。

般若慧觀能明徹身心如水月,從虛妄幻化的此岸,度往常樂我淨的彼岸。行者即化炎熱世間為清涼國境,轉濁惡煩惱成琉璃法界,隨所住處恆安樂。

千代能尼師在園覺佛光大師門下學禪,久久不能證悟。

在一個月明之夜,千代能以一個舊桶提水,因桶箍破裂,使得桶底脫落,千代能剎時豁然徹悟,心得自在。作了一偈,以記其事:

扶持舊桶,桶底忽脫。

桶裡無水,水中無月!

尼師因為舊桶破裂,桶底脫落,徹悟無水無月的一真法界,佛陀於金剛法會,或用離相無住的刀劍,或用假、空、中三諦的利斧,無非藉此截斷箍緊我們身心的舊桶,令其破裂。根塵緣境脫落時,行者便悟得無去來坐臥,如如不動的圓覺真心。

佛陀講經圓滿後,聞法者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以使正信流通,荷擔如來正法家業,因此佛經在卷末都會有正信流通的咐囑。

言歡喜奉行者,有三種含義:

(一)說者清淨,不為利養。

(二)所說清淨,如實知法。

(三)得果清淨,歡喜奉行。

凡是聞法心生歡喜者,必然對經義有所妙契;因契入佛意,則起清淨信心;以此淨信受持不逆,當隨順如來所教,必能於晝夜六時、穿衣吃飯間,歡喜奉行。

《金剛經講話》在圓滿之際,我以「金剛十念法」,讓見聞《金剛經》、歡喜《金剛經》、讀誦《金剛經》、奉行《金剛經》者,人人契入金剛妙法,得金剛堅固大力,證金剛不壞身。

金剛十念法:

(一)念身非我,多行善緣。

(二)念口非我,常出愛語。

(三)念意非我,受持大悲。

(四)念財非我,廣濟貧乏。

(五)念名非我,清淨生信。

(六)念權非我,救度羸弱。

(七)念色非我,正念喜捨。

(八)念生非我,勇猛精進。

(九)念死非我,自在無憂。

(十)念念非我,妙契佛心。

在紛擾的人間,以金剛為明鏡,端正身心;以金剛為房舍,離諸炎寒;以金剛為美膳,得大滿足;以金剛為曙光,照破黑暗;以金剛為上服,圓滿莊嚴。憨山德清和尚的〈雪裡梅花詩〉:

雪裡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飛來。

正對寒燈獨坐,忽將鼻孔衝開。

最後祝願見聞隨喜者,只要受持四句金剛妙偈,何須踏破嶺頭千堆雪,只要返歸自性,寂靜六根,恁麼時,千樹梅蕊芬芳,暗香萬億充塞!屆時,無人無佛,無法無說,無空無色,無是無非,庭前柏樹演佛事,大千世界總騰騰。

習題

1.為什麼為他人說此經的功德,勝過以七寶無住行施的功德?

2.為什麼成就諸佛一切功德,都在發菩提心中?

3.「信受奉行」有什麼含意?

4.何謂「金剛十念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