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佛光——河南佛教藝術展】優填王造像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19.09.23
3240觀看次
字級
關於造像的起源,據《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記載,佛陀到天上為母親說法,印度優填王因思念佛陀,即以牛頭栴檀作如來形像高五尺,是時波斯匿王聞優填王作如來形像供養,亦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此即造像之始,「牛頭栴檀」和「紫磨金」,即最早的「木刻」和「金佛」造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關於造像的起源,據《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記載,佛陀到天上為母親說法,印度優填王因思念佛陀,即以牛頭栴檀作如來形像高五尺,是時波斯匿王聞優填王作如來形像供養,亦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此即造像之始,「牛頭栴檀」和「紫磨金」,即最早的「木刻」和「金佛」造像。

【展品賞析】優填王造像

年  代:唐代

尺  寸:高114、寬54公分

質  地:石灰岩

收藏單位:龍門石窟研究院

優填王像,即為印度憍賞彌國國王為釋迦牟尼佛所造旃檀像。隨著佛教在印度的傳播,此像開始傳播起來,而隨著佛教的東漸,這種佛像也由西域傳入中國。到了唐代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玄奘由印度求法歸來,也帶回了「刻檀佛像一軀,背光座高尺有五寸,擬憍賞彌國出愛王(即優填王)思慕如來,刻檀寫真像。」龍門地區初唐時期流行雕鑿優填王像,或與玄奘從印度帶回的雕像粉本有關係。而這種形制的造像多是雕像與窟龕分開製作的,像成後置入,極少就山鑿造,因此絕大多數被盜,現存甚少,大部分保存在龍門石窟北段的敬善寺窟區。據統計,龍門石窟優填王造像約七十尊。此尊優填王造像,頭上高肉髻,身著薄衣右袒,無衣褶,右臂屈起,手缺失,左手仰掌置於左膝上,倚坐在素面方座上,雙足踏在蓮臺上,顯得優雅。

展期:即日起~11/24

展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展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