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菱角保育水雉 破千隻

 |2019.09.11
2825觀看次
字級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菱角田,有助水雉復育。上圖為採菱角過程。圖/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菱角田,有助水雉復育。上圖為採菱角過程。圖/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

【本報台北訊】一包包擁有綠保標章的米,內含不讓二級保育鳥類水雉死於農藥的心意。由台南野鳥學會和農委會林務局製作的紀錄片《雉在菱里》昨天首映,道出台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十九年來如何保育水雉、推廣環境教育,讓全台水雉從三十年前不到五十隻,到今年已破千隻,也為水雉和農民創雙贏。

台南野鳥學會理事長潘致遠說,水雉是很美的鳥類,在台命運卻不美。在早年水雉不到五十隻時,高鐵規畫從水雉重要棲地台南官田葫蘆埤通過,因此二○○○年台南縣政府等單位承租農地、改造為人工溼地,讓水雉異地復育,並在二○○七年改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農業、生態雙贏

雉在菱里全都錄

潘致遠表示,當時大家也想,在園區內保育水雉、為牠們打造美好家園不就好了,為何還要在園區外推廣教育?原因是園區外都是農田,農民為生計各有農法,其中農藥會影響水雉生存。究竟要顧人還是顧鳥?《雉在菱里》就記錄這段希望創造雙贏的路程。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台灣水雉復育歷程在二○○九年前後可說是兩個階段,之前一直維持在只有五十到一百隻左右,後來園區同仁建議種菱角,讓水雉可提早從四月開始繁殖、每年可生兩次,結果當年水雉就增到三百隻。然而同年冬天,附近農民因直播含有農藥的稻榖,造成大批動物死亡,水雉就死了八十五隻,林務局因此啟動友善耕作輔導。

保育石虎、水雉

友善措施能補助

「如果農民和動物關係沒法改善,就無法落實保育。」林華慶說,當時有人認為該罰農民,但林務局考量農民也需生活,決定與農民攜手做農業轉型,讓農民生計、水雉棲地都有保障。更早的一九九八年,台南縣政府也獎助菱農,如果發現水雉棲息,通報就有獎勵。

林華慶說,苗栗石虎保育問題也一樣,石虎和水雉都是棲息在農地的動物,保育關鍵都在鄰里民眾,因此農委會已從七月推出針對石虎的生態服務給付,如果在田裡發現石虎,或願意做友善措施,都可得到補助。除了石虎外,明年也會再推動友善水雉措施,發現水雉巢通報就可獲獎勵,讓願意關心野生動物的民眾獲得更多實質鼓勵。

《雉在菱里》紀錄片昨天首映,片中的綠保農民陳鴻偉、林丙火也出席。林丙火在片中說,附近農民還是多用慣行農法,會噴農藥,只好請他們噴農藥時把粒子轉粗、壓低一點噴,以免影響他們農田;做綠保很辛苦,每十天就要除一次雜草,還要弄來高麗菜葉給福壽螺吃,以免福壽螺吃他的「菱角寶寶」。林丙火表示,近年因氣候變遷,產量逐漸減少,但綠保收購價格固定,是他近年碰到的難題。

綠色保育標章

2010年在台南官田,近百隻保育類動物水雉與為數不少的其他鳥類誤食浸泡農藥的稻穀而死,於是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合作於2011年創設「綠色保育標章」(簡稱綠保標章),驗證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保全了環境中的生物與棲地;從保護水雉為起點,尋找出農業經濟活動與生態保育雙贏的可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