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美術名作談人生】聰明難糊塗更難(上)

文/王瑋名 |2019.07.04
2893觀看次
字級

文/王瑋名

〈難得糊塗〉是鄭板橋的書法名句,他是這麼寫的:「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是何因由讓他覺得糊塗也不錯?

歷史上,不得不裝瘋賣傻的故事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孫臏;在藝術史上,亦有不少例子,有些倒也不是裝瘋,只是特意歸隱鄉野以避禍,如元四大家:黃公望、倪瓚,清初的揚州八怪就有不少人也是如此。

鄭板橋本名鄭燮,字克柔,江蘇揚州興化人(一六九三~一七六六),父親是私塾老師。他於康熙五十二年,二十歲時中秀才;康熙五十五年,二十四歲娶妻徐氏,並設私塾教書;雍正元年,他三十一歲,父親去世,此時板橋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決定放棄教書到揚州賣畫為生。原本,他無意科舉,卻因三十九歲時妻兒相繼過世,為改善家貧,籌錢科考。雍正十年(四十歲)中舉人、乾隆元年(四十四歲)中進士;五十歲受慎郡王(康熙帝之子)賞識,出任山東曹州府范縣知縣,五十四歲任山東萊州府濰縣知縣。

以年紀來看,他好像也非特別出色,卻做得令人讚美與崇敬。原來,他擔任濰縣知縣時正值大荒,眼見百姓飢餓,居然未等上司批准,不聞屬下勸阻,開倉賑濟,公告只要百姓寫借據就可以領糧,因而救活萬餘人。誰知,到了秋天農物欠收,他居然在縣衙大門將百姓的借條給燒了,之前借了不必還,百姓歡欣淚流;並令大戶煮粥賑災,還規定富豪地主的屯糧,只能按平價賣。

另一方面,他又興土木建橋梁,疏通交通以利救災,卻惹火一些的屯糧奸商,他們買通高官向朝廷檢舉鄭板橋藐視國法,未等朝廷批奏就開國倉,朝廷即派人查案。他於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時五十九歲,登山時遇見自稱「糊塗老人」的隱居高人,相談之下有感官場險惡,寫下「難得糊塗」之句。兩年後,鄭板橋告老返鄉,這時朝廷見他為官十二年竟然兩袖清風,遂還他清白。臨行,百姓為他送行十餘里,甚至感念恩德立生祠敬拜!之後,回到揚州依靠賣畫度日,直到七十三歲過世。

鄭板橋雖不是揚州八怪中最年長者,但可說是最出名的。其詩、書、畫,世稱「三絕」,而畫只畫蘭、竹、石,自稱作品是「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曾在寫竹作品上題:「未畫以前,胸中無一竹,既畫以後,胸中不留一竹」,此乃他的畫論「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另有一竹圖題:「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所以,他畫蘭竹根本是在表現他的高風亮節。

鄭板橋書法將篆隸楷草四體相融,形成自有風格,自號「六分半書」,後人稱為「板橋體」。詩文則以社會寫照為主,最有名一首為:「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揚州八怪」其實不只八人,一般稱八怪有: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華嵒、高鳳翰、邊壽民、陳撰等。另外,畫也沒多怪,倒是個人行為大多憤世嫉俗,不拘書畫規矩,而像鄭板橋有官不做,卻要賣畫為生,還有李鳝、李方膺、高鳳翰等,而這三位離職的原因卻和鄭板橋雷同,受不了官場的爾虞我詐!

我曾於一九九三年拜訪過板橋興化故居,現改為鄭板橋紀念館,前後二落屋占地不大,使當過十二年官的他更顯得清流,庭院脩竹甚是文雅,有人論說他的竹畫,竹竿瘦直是故意表達他的清高。他有一文提到:「三間茅屋,十里春風,窗裡幽蘭,窗外脩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沒沒墨墨,絕不知樂在何處。」又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其實,他種的竹子品種真的就是瘦瘦的脩竹,而書房就掛著他另一副有名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此對聯根本是劉禹錫〈陋室銘〉的最佳濃縮版,更是他生活寫照。其實,他非常想要有一番作為,曾詩「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電驚雷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固不在尋常蹊徑中也。」

俗話云:「聰明易被聰明誤!」在這世上,有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會過得自在一些,倒也非自掃門前雪,而是在被算計的當下,不斤斤計較,方能保留一股清流及自己一命!

唐宣宗在當皇帝之前裝傻三十六年,原來他是唐憲宗的第十三子,母親只是小宮女,他從小就顯得痴呆,唐憲宗後,又有穆宗、敬宗、文宗、武宗,成為武宗的叔叔。武宗常懷疑這個叔叔裝傻,曾派人暗殺,幸運地被有心的奸逆相救並藏起來,等到武宗駕崩,奸逆塗改聖旨立宣宗為皇上,就是想要掌控皇帝與國家。哪知宣宗一上朝,馬上變了一個人似地,殺了一班奸臣,為晚唐開出十二年的小興盛。所以,或許忍一時、糊塗一下,一切就不一樣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