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禪佛學院師生 婆羅浮屠參學

人間社記者心契 |2019.06.22
2203觀看次
字級
(右三起)如音法師、覺誠法師及作善法師,帶領東禪佛學院十九位結業生,參訪佛教遺跡婆羅浮屠。圖/東禪佛教學院提供
法師領眾在塞烏寺進行晚課和禪坐,靜心思惟如何傳承佛教信仰。圖/東禪佛教學院提供
佛學院學生掛單農民的住宅,清早起床體驗務農勞作。圖/東禪佛教學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心契中爪哇報導】學佛不僅是在書本上,也在生活中,更在於對佛教歷史的認識;學佛者唯有從歷史長河的演變溫故知新,才能永續傳承佛教。十七日,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院長覺誠法師,以及學務長如音法師帶領十九名佛學院結業生,抵達印尼中爪哇日惹,參訪七世紀至今留下的佛教村,走入一千三百年的歷史,認識佛教在印尼的發展和興衰。

覺誠法師表示,眾人秉著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之叮嚀「光大佛教」,展開此次為期七天的參學之行;佛教在印尼的發展歷史久遠,希望未來延續菩提種子,把人間佛教信仰傳承下去,亦把平安幸福帶到印尼。

曾經在九世紀極現輝煌的婆羅浮屠佛教勝地宮殿,如今僅存宏偉的外殼,再壯觀也令人唏噓;所幸不遠處的天猛公縣,仍有約一萬兩千個村民護法衛教,在當地形成了佛教村。

參訪團一行十八日早上抵達天猛公縣,並拜訪三所當地佛堂。約百位佛教徒以印尼文唱出佛教經文來歡迎大家,同學們也以印尼文的佛曲〈五戒〉和〈佛祖保佑你〉等,回饋當地信眾的熱忱接待。

據縣長的講述,天猛公縣目前存有四十間佛堂,縣上住了約一點二萬名佛教徒;這些佛堂的成立,緣於七世紀傳承佛教信仰的居民,世世代代延續迄今。

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佛教徒皆為當地印尼人,他們和在地的穆斯林、天主教徒,都是好鄰居,共處一個村落,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往來、互相幫助、和諧相處,沒有任何宗教衝突問題。

十九位學生在村民的安排下,掛單在農民的家裡,親身體驗中爪哇鄉間的稻田生活。早晨五時許就跟著農民下田工作,學生們被分配到稻田、咖啡園及菜園,一同挽袖務農,在法喜中感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東禪佛教學院十九名結業生也在老師的帶領之下,到婆羅浮屠參學,了解到七世紀時佛教已在印尼落地生根,弘傳開來,並在九世紀最興盛的時候,建立宏偉的婆羅浮屠。義淨大師及宗喀巴大師皆曾在此留下翻譯佛經的歷史痕跡。

如今印尼有近千萬名的佛教徒,當地居民從七世紀開始即信仰佛教;印尼政府也在大學設立佛教學系及佛教部門,以協助印尼佛教的發展。

佛教靠我

傳承信仰

一行人也參訪東南亞最大的印度教廟宇──普蘭巴南印度神廟(Prambanan Temples),以及附近的佛教寺院塞烏寺(Candi Sewu)。

九世紀時兩間寺院便和睦相處,可見當時宗教和諧與包容的景象。塞烏寺供奉彌勒佛、普賢菩薩、不去不空佛的聖像,但可惜的是,銅造的佛像已被盜走,至今下落不明。

面對此情此景,大家都不免難過。覺誠法師勉眾,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發願「佛教靠我」,奮發圖強,再次光大印尼佛教。夕陽西下,法師領眾在塞烏寺進行晚課和禪坐,靜心思惟如何傳承信仰。

對於此是行程,覺誠法師表示,感謝印尼佛教總會總會長鄒麗音女士,以及作善法師的安排協助,讓東禪佛教學院的師生,完成這麼有意義的佛教村參訪之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