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艋舺龍山寺近日貼出告示宣布,基於環保及安全考量,將從五月一日起,全面禁點明火蠟燭,未來燭火飄搖的盛況將成絕響。圖/林伯東
【本報綜合報導】國定古蹟艋舺龍山寺,近日貼出告示宣布,為維護空氣品質,也鑑於前陣子巴黎聖母院大火,五月一日起禁點蠟燭,寺內燭台停用、蠟燭停售,寺方也呼籲遊客不要自行攜帶蠟燭。目前正在研議是否用電子蠟燭取代原有形式。
建廟二百八十年的國定古蹟艋舺龍山寺,每年約有二百萬人次造訪。自二○○○年艋舺龍山寺為配合節能減碳政策,先是停燒金紙、廢止金爐,到二○一七年六月,只保留一座觀音佛祖爐,每次參拜僅能點半尺香,將龍山寺的產煙量減低至早年的百分之一點五,如今再宣布禁燃蠟燭,未來會不會全面禁香?萬華區富民里長范添成表示,目前了解廟方依然是保持一柱香的政策,並還沒有聽到要改變的消息。
除了艋舺龍山寺,多間古蹟宮廟近年配合環境保護,禁點蠟燭行之有年,也宣導一爐一炷香,減少燒金紙。
超過三百年歷史的苗栗縣竹南鎮中港慈裕宮是縣內最古老媽祖廟,去年十一月曾發生火災,所幸火勢迅速撲滅,未波及古蹟建築。慈裕宮主任委員陳萬典昨天表示,內部線路老舊,目前正全面更新電線管路,希望提升用電安全。
強化消防設備 確保安全
至於蠟燭明火以及燒香、金紙部分,陳萬典說,曾有人提議是否基於安全或環保考量縮減甚至停用,但管委會開會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討論結果仍決定維持現況,延續數百年來傳統,但加強消防設備、巡檢與演練等方式,盡量做好防災工作。
已超過三百年歷史的台中市南屯區萬和宮隨處可見漳泉地區傳統建築風格,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表示,萬和宮自二○○二年整修完工後,廟內就不點蠟燭,也不開放民眾點蠟燭,僅在法會期間因儀式需要開放點蠟燭,但法會一結束即撤除。廟內早就推動一爐一炷香,燃燒金紙逐年減少,配合環保。
國定古蹟台南市中西區祀典大天后宮管理委員會主委曾吉連說,大天后宮配合環保,不點蠟蠋及琉璃煤油燈行之有年,金爐也只開放給身分特殊或僅點燃少量金紙者使用,一般信眾金紙全交由台南市政府環保局統一處理。
他說,大天后宮香爐約三分之二不開放使用,廟方告知信眾使用廟前大香爐,「一炷清香通三界」,向神明表達誠意就好。至於是否全面禁香,曾吉連表示,不點香形同讓信眾禱告,大天后宮不打算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