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字 「苑裡」二字編得美美的 藺草阿嬤 編織創作80年

 |2019.04.18
2967觀看次
字級
劉蔡腰女士7歲就從事藺草編織,迄今編織超過80年。圖/胡蓬生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山月軒17日起推出劉蔡腰女士的藺草編織個展「阿嬤的藺草世界」。圖/胡蓬生

【本報苗栗訊】苗栗縣八十八歲阿嬤劉蔡腰(見圖/胡蓬生)從七歲開始學習並從事藺草編織,迄今創作超過八十年。小時候編織藺草蓆、藺草帽協助家計,無法上學識字,她在編織字體時顯得吃力,但仍靠毅力克服困難,表現出獨特的創作風格,生平首次推出個展。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昨天為劉蔡腰舉辦「阿嬤的藺草世界」個展,展出她的上百件藺草編織作品,包含草帽、坐墊、手機袋等各種生活用品,展至五月八日。

文化觀光局指出,苑裡鎮早期是藺草編織重鎮,也是台灣的「藺鄉」,藺編工藝迄今流傳近三百年。一九六○年代是藺草工藝產業高峰,後來因工業發展,加上與日本斷交致使銷售通路減少,產業逐漸沒落,藺草編織工藝品逐漸被塑膠產品取代,工藝手法也漸漸消失。

劉蔡腰一生編織藺草,年近九旬仍持續創作,堪稱地方最高齡的藺草編織工作者。她在外甥版畫家陳永欽協助下推出個展,是生平「頭一遭」,她和家人都很開心。她昨天和兒孫、親友在會場布展,同樣從小學習藺草編織的九十一歲姐姐陳茶也來陪伴,場面溫馨。

劉蔡腰和陳茶生於苑裡鎮苑港里,因家貧幼時都被送出當童養媳及養女,劉蔡腰七歲開始跟家人學習藺草編織。早年編織藺草蓆、藺草帽是通霄和苑裡地區婦女必備的家庭手工技藝,劉蔡腰為了協助家計,從小就從事編織,無法上學認字,迄今是她一大遺憾。

近二十多年來,藺草編織從手工產業轉變為傳統技藝創作,劉蔡腰因不識字,在編織字體及圖案時顯得吃力,但她靠著對編織的執著排除萬難,完成許多創意編織。這次展品中包括手提包、大衿衫上,都編織有「苑裡」二字,字體工整,看得出劉蔡腰的細心;她也將一身技藝,傳承給長女劉娥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