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瑣憶】 70年的過年經驗

文/邱傑 |2019.02.15
1993觀看次
字級
40年前遊子擠火車準備返鄉過年。圖/邱傑
70年前春節小街的八仙過海表演。圖/邱傑
40年前的春聯攤子。圖/邱傑

文/邱傑

我的過年經驗超過七十次,見到過七十年來台灣農家過年的傳統與改變,也體會到濃郁的過年氣氛日趨淡薄的現實,若要問我喜歡那個時代的過年?無疑我會立刻回答:讓我回到兒時吧。

兒時的年,從進入農曆十二月便像上發條般愈絞愈緊,小孩倒數著日子,大人聊天也絕不忘了一句:真快,要過年啦!

過年時,第一要緊事是想方設法還清任何積欠,以免「欠過年」。還了債務,才能有好心情輕鬆清爽過好年。鄉人上街,帶回來的東西漸漸充滿了年味,例如:準備做各種年節糕點的糯米和糖,及其他種種材料、祭拜要用到的供品、擺設、香燭鞭炮以及甜點糖果、春聯、春花,這些東西看在小孩眼裡真會起了陣陣莫名興奮感。

年關日近,家家戶戶捲起衣袖大掃除,以前的社區在年關之前都訂有清潔評比辦法,由村長會同鄉公所人員在指定日期逐家檢查,依評審結果發給紅色的「最清潔」、粉紅色的「清潔」和白色的「不清潔」三種小紙條。規定貼在家中大廳以備檢查,雖然獎懲只是小紙一張,卻被認為是無比重要的大事,極少數拿到白紙條的家庭真是羞慚不已。

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日當天,家家恭送眾神升天,並將神像恭敬地逐一請下,用淨布拂拭,神明桌及桌上神器也要徹底清潔一番,香爐篩除香灰裡的雜物後再倒回去,並整理成漂亮小丘型,香爐下金紙要疊多高都有規矩,一點也馬虎不得。此後,直到除夕拜神明和祖先,有短暫幾天家裡是不拜拜的。

大年夜張貼春聯,分別貼在正門、房間門、大灶、碗櫥、錢櫃、榖倉、牛舍豬舍,不能亂貼。昔時有些父老識字不多,買春聯時都得一張張牢記在心,深怕貼錯了位置鬧了笑話。

更早一步,家庭主婦除了完成裡裡外外打掃,把一家過年穿戴的衣物備好、洗淨,接著是炊煮年糕、發糕、菜頭糕,這三種是缺不了的;年糕的台語叫做甜糕,代表吃了一年都有喜氣甜頭;發糕象徵大發;菜頭糕就是蘿蔔糕,除了代表好采頭,也因年底蘿蔔長大,正是應時好食材。多數家庭都在過了十二月中就先做蘿蔔糕,給家人嘗嘗鮮。現代主婦難得會炊煮這三味了,更何況孩子們也不再愛吃了。

古早時,年糕、菜頭糕連煎煮都不必,孩子們嘴饞了,進到廚房切一塊就嚼得津津有味。沒有煎軟的年糕外觀像一塊肥皂,少有零嘴的時代竟是滋味美好,越嚼越香!年糕和發糕在蒸煮好,未經敬神是絕對不准偷吃的,連蒸煮時都有許多禁忌,最怕的是蒸發糕時掀開蒸籠那一剎那,發現發糕表面還繃得緊緊的沒有裂口,代表「不發」,那會教家庭主婦難過得連大年夜都睡不著;往往責怪下來,理由無非就是孩子們在旁邊亂說話。

過年之前先過冬至,家家搓湯圓拜拜,吃了湯圓就代表增加了一歲。有些人家還要把湯圓糊在大灶上,好教灶王爺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一家大小事時能報喜不報憂,盡量挑好的說。

鄉人舊習過年總得拜許多廟,每拜一廟便得換過一付「三牲」,三牲是供品中的主角,要有三種葷品──雞鴨鵝或豬,拜過之牲禮不准重複再拜,因此家家都要準備雞鴨牲禮,蒸煮完,還要抹上一層粗鹽以防腐。除夕拜大廟小廟之後,拜完祖先才取下供品,開始準備年夜飯。

除夕俗稱「三十晚」,這是雙關語,三十的晚上是三十晚,豐盛的年夜飯也大多吃得晚。圍爐吃年夜飯後,長輩才分發壓歲錢,這是小朋友最期待的大事,領了壓年錢(壓歲錢),街上玩具店、糖果店、煙火店早已開著大門等著了。

以前的鞭炮只有大炮和小排炮兩種,後來才有了兩毛錢一枝的衝天炮。小朋友們常等著大人放鞭炮之後搶尋沒有引燃的零星鞭炮為戰利品,也放得好不驕傲。後來,慢慢地出現了水鴛鴦、大龍炮、甩炮(或稱摔炮)、煙火等各種新式鞭炮,除夕夜的街景變得益發熱鬧。

小朋友追逐玩樂,大人則另有消遣,以前農家住三合院,一組三合院隔出幾十個大小房間,住著叔伯兄弟各家庭,家家有一個隔間門相通,家家也照例必有一個可睡七、八人的大通鋪,過年時這個大通鋪便成了大人聚集小賭一把的場所。

台灣人以前過年有許多禁忌,年糕、發糕是不能送人的,因為守喪之家當年才不能自炊年糕,由親友相贈,因此親友沒事送年糕被視為不祥。後來有人在年糕上貼個紅紙條才送人,說是破解了忌諱。

此外,初一早上一律吃素,不能動刀、剪之類利器,也不能掃地。嫁出去的女兒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女兒必須在大年初二才可以回娘家,而且如果連續三年沒回娘家,至少也得把衣物寄回來以免「與娘家斷了緣」。

過年俗諺:「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一、初二因為要拜許多廟,初二還得準備迎接嫁出去的女兒回來,自然都必須早起,初三傳說是老鼠娶親日,大家睡晚一點成全老鼠結婚,事實上也是大家忙累了,難得一天睡遲一點。初四是迎接眾神之日,現代家庭少有家中設置神明桌供奉眾神,至少這一天也都會隆重迎財神爺。初五「隔開」,意思是年假至此告一段落,大家都要收心工作啦。初六挹肥,更是提醒農事不要疏怠,該為莊稼施肥囉!

早期過年時街頭必有舞龍舞獅隊伍及遊藝雜耍團,從早到晚總有好幾組隊伍沿街表演,家家以鞭炮相迎並賞以紅包,戶戶春聯也是過年必有街景。可惜現代社會過年幾已難得一見舞龍舞獅,門口貼的左右上三件式春聯也只剩小小一紙應景,雖是改良,卻也淡薄了年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