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後】塞萬提斯與他的堂吉訶德

文╱威廉.埃金頓 譯╱彭臨桂 |2018.11.11
1631觀看次
字級
威廉.埃金頓(William Egginton)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人文學科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德文、羅曼語及文學教授。 圖/台灣商務印書館提供
繪於19世紀的塞萬提斯肖像畫。圖/台灣商務印書館提供

文/威廉.埃金頓 譯/彭臨桂

塞萬提斯走在拉斯楚街(Calle del Rastro),遠離胡安.德.拿瓦斯家附近那條漂浮屠宰場內臟殘渣的惡臭小河,接著,路過了復興醫院(Hospital of the Resurrection)。醫院裡,窮苦的士兵躺著等死,幸運一點的人,才能勉強從戰場的傷勢中復元,或是從梅毒病中漸漸康復,就像塞萬提斯最著名的訓誡故事《狗的對話錄》(The Dogs' Colloquy)曾經提到的精神錯亂的士兵。

塞萬提斯的命運跟醫院裡的士兵一樣,非但忠心報效國家,失去了一隻手臂,甚至還差點喪命,多年以來,一直徒勞又無助地等待政府的酬謝。他經過氣氛凝重的醫院門口,掙扎一番,卻無法忽視醫院裡傳來痛苦與絕望的尖叫聲,那些士兵沒接受麻醉就要被截肢,讓塞萬提斯回想起自己在西西里島那段漫長而痛苦的恢復期。每天晚上,他都感受到年邁又殘廢的身體疼痛不已,這個痛楚也提醒他自己尚未獲得那份應得的報酬。當他返回那寒酸的家,家中的五個女人雖然因為現實有其生存之道,卻還是把他視為一家之主,她們每天晚上都會讓他想起這個家掙扎著融入西班牙的特權階級,卻總是徒勞無功。

家裡的那些女人,兩位操勞過度的姊妹安德瑞亞(Andrea)與瑪德蕾納(Magdalena)、安德瑞亞的女兒康絲坦莎(Constanza),還有他的女兒伊莎貝(Isabel),每個人都不斷陷入當時非常普遍的桃色糾紛,對象亦為擁有貴族血統卻意圖不軌的男人。這些女人若不是被熱戀沖昏了頭,就是太過天真,誤以為一場私通就能擺脫貧窮,而她們也會太快就把自己唯一的本錢(亦即當時文學中大肆讚揚的「貞操」)拿去交換婚姻,但這個空洞的承諾從未實現過。現在,塞萬提斯的姊妹正要邁入或度過中年,他也只能憂心忡忡並感到遺憾,因為下一代又要準備犯下相同的錯誤……

此外,文學圈裡的生活,根本就感受不到隨和輕鬆的同志情誼,那是個殘酷無情的世界,就像胡安.德.拿瓦斯家門外的鄙陋街頭。而在筆戰時,塞萬提斯經常屈居劣勢。即使《堂吉訶德》帶來的名氣能夠讓他暫時好好喘息,但聲望並沒有轉換成文學上的敬重,當然也沒有變成物質上的福利。

文學眼笑看人生

那天,在前往羅布勒斯的店鋪時,塞萬提斯經過市立監獄,他或許曾抬起頭,回想祖父與父親都曾經被囚禁在那幾道可怕的高牆後方。他的祖父因為一位貴族悔婚,而招致了一場法律糾紛;他的父親則因為欠債而身陷囹圄,但兩者至少都間接犯下一樁罪行,那就是嚮往更高的身分地位,卻從未得到認同。他當然不會預見未來,就在同一年,他自己也因為殺人嫌疑而鋃鐺入獄,而在這個女眷為主要成員的家中,隨時有男人進進出出,也讓他的家庭備受世人審視,終究使他的名譽遭人質疑。當時,他認為自己受到國家腐敗與無能法律的拖累,始終覺得自己蒙受冤屈的日子終將過去。但他錯了。

難能可貴的是,那些幾乎毫無止盡的挫敗、羞辱,以及對他個人與自由的殘忍打擊,竟然沒有塑造出一位性格乖戾、充滿怨恨的憤世嫉俗者……塞萬提斯用文學之眼,凝視自己布滿荊棘的一生,似乎毫不在乎這一生的磨難,也無法克制地縱聲大笑。他的幽默感以及他對世人的愛,全都源自於同一件事:透過省思自己的盲目、因而招致的挫敗,深入世間同路人的靈魂,也分擔他們的盲目。生命很荒謬,那就笑吧!但是別忘了感受人生,因為生命中的艱辛,在你我身上刻下了同樣的傷口……

如果歷史必須敘述真正發生過的事,而創作具有更高尚、更哲學性的真實。那麼小說,也就是塞萬提斯創新的藝術,將會傳達一種截然不同的真實。小說的真實是主觀的真實,但並不會因此貶低它的價值,或許還會隨著時代變遷,變得更加重要。正因為自己與他人都無法體驗彼此的生命,所以塞萬提斯藉由探究角色的深度、凝神想像他人的生命及情感,開啟了一扇門扉,通往未知且浩瀚的領域,跟隨他的讀者,也一起展開了這場探索之旅。

(摘自《發明小說的人》,台灣商務出版)

作者簡介

威廉.埃金頓(William Egginton)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人文學科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德文、羅曼語及文學教授。曾撰寫幾部廣受好評的著作:《世界怎樣變成了一個舞臺》(How the World Became a Stage)、《關於真相的戲劇》(The Theater of Truth)和《哲學家的欲望》(The Philosopher's Desire)。同時也與其他作者共同編纂多部著作。

曾為《紐約時報》的線上論壇《石頭》(The Stone)執筆,如今則定期為史丹佛大學的Arcade撰稿。目前與家人住在巴爾的摩和維也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