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道】活動力就是健康力

文/湯雅雯 |2018.08.12
2048觀看次
字級
每天一大早,老人家就走路去菜園摘菜,然後擔著菜,走下山去市場賣菜。圖/天下文化提供
階梯和坡地有助於鍛鍊長輩的肌力。圖/天下文化提供
作者簡介 湯雅雯 台灣基隆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畢業,曾任《聯合報》、「壹電視」、《中國時報》生活組記者,主跑教育、農業、環保、勞工、科技、社福以及動保等路線。媒體資歷十年,新聞作品曾榮獲第二十三屆「吳舜文新聞獎」與「兩岸新聞報導獎」佳作。圖/天下文化提供

文/湯雅雯

俗話說:「要活就要動!」這也是馬祖人長壽的原因之一。在馬祖,有一個村落是馬祖老年人口最多也最健康的地方,就是舊地名俗稱「牛角」的復興村,這裡的老人家特別多,不僅八、九十歲的阿公、阿嬤很多,人瑞比例也不少,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身體都很健康,可以獨自行走或杵著枴杖出門散步。

「復興村幾乎沒有平地,一走出門就是階梯和坡地,」馬祖紅十字會推動「老人共餐」的社工曹雅慧透露,「正因如此,當地老人家體力特別好,比其他村落的老人健康,堪稱馬祖的『長壽村』。」

牛角跟芹壁村一樣,房子沿著山壁建築,「老人家出門,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可搭,只能靠走路,」曹雅慧說,「山坡路高高低低、階梯又多,天天都要走好幾趟『牛角坡』,長輩們的大腿肌力可能不輸給年輕人!」

根據日本學者研究調查,坡道走十分鐘相當於平地走一小時,且走坡道不但可以鍛鍊腿、腰、臀部的肌力,也能增進平衡感、維持良好的行走能力;尤其,看似輕鬆的下坡動作,比走平地更能訓練到大腿肌群。

不過,雖然坡道有助於鍛鍊長輩的肌力,但也必須注意安全。以日本神奈川縣為例,由於地形陡峭、平地較少,為了鼓勵高齡者多運動,當地區公所便重新搭建步道、增設扶手,方便老人家可以扶著上下坡道,避免跌倒。

除了憑藉地形因素練就好腿力,馬祖復興村長者還有一個養生之道──喜歡種田。馬祖的老人家有務農的習慣,即使已經八十幾歲,背駝了、膝蓋不好了,仍然堅持杵著枴杖去種田。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退休」這個詞。

每天一大早,老人家就走路去菜園摘菜,然後擔著菜,走下山去市場賣菜,八、九點再從市場走路或搭車回家。「賣菜不是目的,重點是去市場看朋友、聊聊天,」曹雅慧說。

哈佛大學心理學者曾有研究指出,財富與努力工作未必能使人感到快樂,但良好的人際關係,卻可以使人得到幸福、健康與長壽。相較於台灣本島,馬祖的社區鄰里互動良好,朋友之間噓寒問暖,人際關係緊密,老人家心情好,身體也自然好。

不服老就不易老

每年四到十月,馬祖天氣沒那麼冷,每天晚上七點,各村落的老人活動中心或大街上,便會響起「五行健康操」的音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探頭一看,當地居民往往都會暫時放下手邊工作,來到騎樓下或活動中心前,跟著節奏擺動身體,一起大跳「五行健康操」。這裡面,有年輕的馬祖居民,也有九十幾歲的阿公、阿嬤,大家一起跟著旋律舞動。

或許正是長年活動累積下來的成果,馬祖很多老人家,但很多七十歲的長者並不覺得自己是老人,甚至會開玩笑說:「我今年六十四歲,還沒滿六十五歲,不符合老人補助資格!」甚至有人會說:「我七十歲還很年輕,應該不需要參加老人共餐!」由此可見馬祖老人家「不服老的精神」。

北醫大高齡健康管理學系教授張佳琪曾赴日本參訪一個離島長壽村,根據當地十年的追蹤研究,發現老人長壽的幾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勤勞動,加上是海島,所以飲食上吃大量的魚;中午會午休,以保存身體能量,」不過,最有趣的一點是,「島上的老人『不覺得自己老』,每個人都很樂觀,對來訪的志工笑稱:『我哪裡有老?我才九十歲,隔壁住的是九十五歲!』」

可見,心態的轉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是長壽很重要的DNA。

(摘自《忘齡之島:馬祖躍居台灣平均壽命第一的祕密》,天下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