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探究】美味蛋炒飯

文/孫文廣 |2018.06.28
1557觀看次
字級

文/孫文廣

兒時,媽媽為給我烹飪蛋炒飯,那時的蛋炒飯是燒柴火炒的,媽媽把一大碗剩飯倒在燒熱的鐵鍋裡,澆上豬油不停地翻動,把大砣飯撥散成粒粒,撒下一把切得細碎的蔥花,油亮的飯粒裡,瞬間呈現出青綠點綴的翠花般圖畫。這時候,媽媽打兩個雞蛋在飯上,跟著又是快翻快炒,鍋裡的飯粒逐漸變得金黃燦燦,香氣撲鼻。

美味的蛋炒飯,正如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在《炒飯的藝術》中所寫:「炒飯的最高境界在於炒得蛋包住米粒,呈金黃,才叫得上是炒飯……蛋不能事先炒好,要整個打下,再以鑊鏟搞之,就能達到蛋包飯的效果,給蛋白包住的呈銀,蛋黃呈金。兩者混雜,煞是好看。」

蛋炒飯還有一種炒法,那是飯與蛋要分開炒好,然後才合二為一,飯是飯、蛋是蛋、蔥是蔥,涇渭分明。這種方法,在台灣美食家唐魯孫先生的〈蛋炒飯〉一文中載:「早年家中聘用廚師試工的侯……最後來碗雞蛋炒飯。大手筆的廚師,要先瞧瞧冷飯身骨如何,然後再炒。炒好以後要潤而不膩,透不浮油,雞蛋老嫩適中,蔥花也得煸去生蔥氣味,才算通過。」

美味蛋抄飯,古今中外人人都愛,而且品種隨各地不同,真是五花八門,而起源有幾種傳說:

一、發源於西漢文帝十二年(西元前一六八年),在一九七二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上有「卵熇」的相關資料記載,經專家考證說,「卵熇」是一種用黏米飯加雞蛋製成的食品,是蛋炒飯的前身依據。

二、是隋朝越國公楊素喜愛吃的一種飯,混入蛋炒,粒粒呈現碎金閃爍,起名「碎金飯」,也稱「金裹銀」;隋煬帝巡遊揚州時,更將這種「碎金飯」帶入。清朝乾隆年間任揚州知府的伊秉綬,也創新了「碎金飯」,如今「揚州炒飯」已註冊成商標,傳到世界各國。

三、據北京故宮博物院和瀋陽故宮史料,及班固《漢書》中的記載,蛋炒飯首先是從河西走廊傳入內地,進入草原,後又穿過河西走廊南進,落在揚州;在御膳房標準的滿漢全席食譜中,更載有蛋炒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