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的身體結緣】心病要從身體醫

文/鄧美玲 |2018.06.08
1400觀看次
字級
五月二十五到二十七日三天,中華氣機導引文化研究會舉辦筋膜運動研習營,百餘人齊聚一堂,聽張老師以「人生」破題,先從達摩《易筋經》、《洗髓經》談身心靈的「脫落」與「清虛」,再進入主題,藉由主流醫學的概念,談科學界近年才發現的人體新地圖——筋膜,與運動的關係。 圖/中華氣機導引文化協會提供

文/鄧美玲

五月二十五到二十七日三天,中華氣機導引文化研究會舉辦筋膜運動研習營,百餘人齊聚一堂,聽張老師以「人生」破題,先從達摩《易筋經》、《洗髓經》談身心靈的「脫落」與「清虛」,再進入主題,藉由主流醫學的概念,談科學界近年才發現的人體新地圖——筋膜,與運動的關係。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張老師就曾依據《易筋經》、《洗髓經》與自身本體運動觀察到,在可見的肌肉、骨骼、神經、血管之外,筋膜組織不僅攸關人體健康,還是從身體跨越到心靈的重要管道。因為筋膜雖然不像肌肉、骨骼那樣顯而易見,但它卻擔負人體動作、塑型、訊息傳導與營養輸送的重要任務,也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所以,我們的思維活動、情緒品質,都會影響筋膜的運作。

因此,張老師早在一九九九年談「新身體空間」時,即以《易筋經》、《洗髓經》為藍本,先談人體的「脫換」,再談「清虛」,以及兩者的交互為用。這整套帶領人體躍升的大系統,本來就是達摩祖師融合佛法與道家的人體修煉之法,進而讓佛法中國化的重要手段。張老師整合中國歷代養生功法,編創為氣機導引十八套功法,其思想內涵,就是繼承這套法脈。只是,這個系統太龐大了,為了因應當時的社會氛圍,很多藏在後面的內容,在試探性提出後,又馬上收回,直到我們練到某個階段,具備了某些基礎,他才一樣一樣搬出來,帶領我們一步一步往上超越。

三天的筋膜研習營,是張老師對同學們持續一個多月的筋膜讀書會做的總結。筋膜讀書會是從相關出版品中挑出最有代表性的一本,讓大家深入閱讀、討論,再由張老師做即席評論和補充。因為從西方醫學觀點所見到的筋膜,仍然只是一副「人體新器官」,並不具備性靈提升的功能,所以運用在運動、治療時,僅著眼於機械性的功能操作;但《易筋經》說,筋膜運動的要點在於:「使氣清而平,平而和,和而暢達,能行於筋,串於膜,以至通身靈動,無處不行,無處不到。氣至則膜起,氣行則膜張。能起能張,則膜與筋齊堅齊固矣。」必須心平氣和、鬆靜自然,才能達到筋膜運動的最佳效益。

總之,中國的身體觀,是把身體當作修行的重要憑藉,會具體反應心靈的品質。一位膝關節疼痛遍求良醫的初學者來求助,張老師只輕輕說了一句:「你把一輩子的委屈都壓在身上,你的膝蓋當然承受不住!」她的眼淚立即奪眶而出。張老師教她「好好感覺自己的身體」,不用吃藥,更不用換人工關節。心病要從身體醫,最重要的就是讓筋膜放鬆,讓它感受到你對它的愛。

氣機導引身心靈成長營將於9月14日至16日假淡水福容大飯店舉行,6月24日(周日)18:30-20:30將舉辦說明會,由張良維老師親臨主講,報名請洽:02-2311-1166。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