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顯影】 向明光〈縛空〉

文/黃長春 |2018.03.13
2034觀看次
字級
向明光的作品〈心事〉。圖/向明光、雄獅美術

文/黃長春

「鉛筆素描的功能不僅在於練習、構思、草稿與速寫之用,它還能擴大表現光線、空間、量感、材質、色值等繪畫旨趣,而使得素描在藝術表現方式的空間及可能性更為加大。」(註❶)向明光在《鉛筆素描的奧祕》一書中這麼說。在長達四十多年的素描教學與創作當中,他深深感受到僅僅是一支鉛筆,就能在一張紙上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

一條線的創世奇蹟

的確!一即一切,只要在一張空白的紙上,用鉛筆畫下一條線,就能進行創世的奇蹟工程。他說:「若將一條線條封閉起來,符號與造形的輪廓便出現;把它成排地描繪,便產生了面;施以輕重地變化,即可營造明暗與凹凸的視覺感受;進而用明暗對比,突顯其光澤與肌理的觸覺感受,而濃淡的筆觸,亦能表達空間遠近的深度幻覺。如此巧妙地組合,就能構成一幅素描作品。」(同註❶)

然而這種創造的奇蹟不僅是紙面上的,更是心靈的,「美」的形式,能淨化人心,提升性靈,使人臻至精神層次的最高境界;藝術的創作與欣賞,本身就是一個「觀照」的過程。漢寶德在《談美感》一書所言,真正的美,給人的感動,不在於情緒上的喜怒哀樂,而在於「澄懷觀道」所臻至情與理的「爽」。(註❷)

我個人認為,向明光畫出了這種「爽」的意境,是「法喜」,更是「狂喜」(神魂超拔,ecstasy),是一種進入神聖莊嚴之「偉大奧祕」的永恆靜謐與清徹明淨!

鉛筆堪當獨立藝術媒材

五十多年來,向明光將生活經歷的種種喜樂與試探,透過「鉛筆素描」精確地表達出其思維與情感。在他成功地詮釋下,鉛筆堪當「獨立藝術」的創作媒材。他的作品發人深省,如〈石.觀音〉,以精純細膩的筆觸,描繪一座低眉微笑的觀音雕像,置身於大小不一、紋路各異的頑石中。這些遭受撞擊、風化與磨損的石頭,象徵著因痛苦而導致「心硬」的眾生,在觀音的慈愛、祝福與灑下甘露後,生命開始有了光采。

〈憫〉一作,一尊盤坐的壽佛,手持佛珠、凝視著前方一片殘破的漂流木與數顆堅硬的核果。他微微張口,似乎在說法,專注而默觀的神情,充滿了慈憫與智慧,訴盡世間一切的短暫與易逝。唯有法音的流布遍在、滿溢於心,才是進入「無量壽」的永生之道!在空間上,向明光畫出了壽佛於寰宇中說法的浩瀚聲勢與氣勢磅礴;在時間上,由精密線條所營造的明暗光影,莊嚴又神祕,好似「無量光」真實與永恆地臨在。

藝術創作的源泉

〈縛空〉一作,充滿了形式的秩序與韻律之美。由數根堅硬筆直的稻草,所揉搓出具有可塑性的辮形草繩,經向明光計畫性地以直、曲、弧之動勢,穿繞綁紮,像似一條舞動的優美線條,於一矩形的黑暗空間中,進行完美地切割,呈現出「穩中有險」的變化與活潑之美。而繩紋的精細描繪,更可以看出他的運筆功力。

藝術家不以教條式的說理,而以視覺的藝術形式,引人聯想、反省與思維。〈縛空〉一題,頗富哲思,試問,「空要如何綁起?」在現實的物質世界中是不可能的,如此的畫面,是很心象的。倘若一人處於心靈的黑暗中,而在四周築起高牆的話,那麼就有可能縛空──心有千千結。

但,草繩所綁成的「心結」,在經由悔悟與皈依之後,不僅得以解開,還能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地以十字架之形延展開來,將古今中外串連在一起。向明光於〈殉難〉一作中,以六條草繩所綁起的十字架,具水平與垂直的恆定狀態。在如此單純的造形裡,中間所綁紮的大結,是整個畫面的「吸睛」之處,猶如耶穌低下的頭,從十字架上的上方,以關愛的眼神,俯視著芸芸眾生。

「畫家敏感於生活歷練中的一切,時時都於生活中充實他的心靈,作為創作的泉源。畫家將其凝結的思想與感情付諸於作品之上,並期望獲得觀賞者的感應,因此,如何讓觀賞者感受到創作者發揮想像力,所展現特質美的作品,甚至給觀賞者參與更大的想像空間,以達到另一層次的視覺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課題。」(註❸)向明光這麼說。

是的!僅憑一支鉛筆,向明光以精湛的素描技法,描繪生活閱歷中所洞見到的生命實相──愛,這是他藝術創作的活水源頭,也是感動觀賞者的最重要之處。

註釋:

❶引自向明光著,〈自序〉,《鉛筆素描的奧祕》,雄獅美術出版,二○○一年十二月,頁二。

❷參見漢寶德著,〈形式美與內容美〉,《談美感》,聯經出版,二○○七年十一月,頁二○三。

❸引自向明光著,〈想像的空間〉,《鉛筆素描的奧祕》,雄獅美術出版,二○○一年十二月,頁一六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