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 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質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2018.02.13
1029觀看次
字級
佛教到了中國,是有很大的變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佛教的理念、思想更適合中國文化的環境。佛教在印度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間,它不是主流,它是一個異端。因為它跟印度的主體、主流文化是相背離的。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讓青年體驗禪門生活,為自己加油充電。圖/資料照片
佛教到了中國,是有很大的變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佛教的理念、思想更適合中國文化的環境。佛教在印度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間,它不是主流,它是一個異端。因為它跟印度的主體、主流文化是相背離的。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佛教到了中國,是有很大的變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佛教的理念、思想更適合中國文化的環境。佛教在印度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間,它不是主流,它是一個異端。因為它跟印度的主體、主流文化是相背離的。所以佛教根本的兩個理念、根本的兩個理論跟印度的主流文化相對抗的。

因為印度的主流文化是講神創世界,當然它不是一神論,而是多神論,它強調人的命運、人的輪迴、命運的決定全掌握在神的手裡面。佛教恰恰提出了根本對立的思想、不同的理念。

第一,佛教認為世界是緣起,不是神創,世界是自然發生的。但在自然發生中間,在佛教裡面,緣起的思想更強調佛教必然的連繫。對緣起論的根本的、核心的說法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它側重強調事物之間必然的因果關係,並從根本否定了神創的世界。第二,人的命運是掌握在神的手裡嗎?不是,人的命運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裡。你造什麼樣的業,做什麼的因,你就會受什麼樣的報,結什麼樣的果。所以,佛教的核心人生觀就是:因果業報,自作自受。

所以就這兩點來講,佛教如果背離了這兩點,那就不是佛教。所以「緣起性空、因果業報」就是佛教的核心,根本問題,這在中國的文化環境裡面是契合的,完全跟中國的傳統結合在一起。很多人認為,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是因為伊斯蘭教的進入,其實不是這樣的,佛教在印度的消亡,原因在於佛教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地消退了它的特色(即剛才那兩點)。慢慢的,人們受到印度主體文化的影響,把活菩薩當成為了救世主,大家依賴於活菩薩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印度佛教消失了自己的根本特質,才逐漸消亡了。我們應該看清這個歷史發展過程,所以中國的佛教,不能還原到印度佛教去理解和研究。我們研究中國佛教、探究中國佛教過程中應該抓住佛教的根本特質。

出世不二 煩惱即是菩提

那麼中國佛教有什麼特質?近代太虛大師講的,中國佛教的特質是「禪」。這個禪,就是禪宗,不是一般的禪。本來這個禪在印度就不是佛教創造的,它原本就是普遍的、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修行方式。

禪宗的禪才是中國佛教的特質。這個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間,處處都有的。所以禪宗講「時時有禪,處處有禪,事事有禪」,所以它是不離生活的。就應該說是,佛陀當年體悟到的一個根本的精神。佛教、佛法就是在生活中間體悟出來的。我們從生活中間,體悟到了生老病死種種的煩惱和痛苦,所以我們也要在生活中間去解決這些生老病死的痛苦和煩惱。

但是我們一般的人認識不到這種世界的本質、生命的本質,所以就不斷地在生死輪迴中,去經受生老病死的煩惱和痛苦的過程。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歷程中,到了大乘佛教特別是中觀與中觀的理論發展起來後,已經打破了所謂的「出世」和「入世」的結境。《維摩詰經》講的很清楚:「佛即是性空,即出宗教,是出世不二。」非常強調佛法和世界不是隔離的。這個情況從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也產生過誤解,經歷長時間的磨合和討論,慢慢發展到了禪宗,明確地提出了這樣的概念:「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禪宗將這種問題闡釋得非常明確了。佛就在你心中,彌勒就是眾生。所以永嘉禪師到了惠能禪師那裡,一夜就理解了「行也禪,坐也禪,體默動靜體安然」的思想。這種安然不僅是在坐中、臥中、靜中可以得道,在行中、在雨中也可以得道。

我就借用三位禪師的三句話來構建禪宗的入門修行次第。

第一句是趙州從諗和尚的話,我們都知道「吃茶去」這句話。「吃茶去」是他的一個說法,實際上更重要的是他說的另外一句話,「做本分事」。你不要因為修禪,就胡思亂想把本分事丟在一邊,那能修得成嗎?那修不成。他之所以讓你吃茶去,實際上吃茶是當時寺廟最最普通、平凡、時刻都在做的事情。所以趙州和尚有人參訪、問他如何修禪,他都要給別人說「吃茶去」、「做好你的本分事」,把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去做好。做好你的本分事,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它告訴我們就在人間修,才是一個學佛者。

第二句話是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佛教最重要就是要回歸到一種平常心。什麼是平常心呢?馬祖道一講的很清楚,「所謂平常心,就是沒有分別心。」那我們人呢,要沒有分別心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六識,功能就是分別。也是這種分別,讓我們產生了種種的喜怒哀樂,由分別心形成了執著心,由執著心生出種種的煩惱,得到了就欣喜,失去了就煩惱。所以平常心就是要像一個嬰兒一樣,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一點分別都沒有。所以馬祖道一講「平常心是道」。

持平常心 放下執著自在

即使我們做好本分事,有人誇獎你,有人說你做給別人看的,你這個時候會不會動心。如果有動心的話,就是沒有進步。如果寵辱不驚,那才是一種平常心。以上,我們從「做本分事」說到了持「平常心」。

第三個步驟呢,就是黃檗希運「做自在人」。什麼叫做自在人呢?那就是一種「終日吃飯未曾嚼一粒米,終日行走未曾踏著一片地。」不僅不計較我吃的什麼、我走的什麼路、吃過什麼東西、沒有計較,而是根本就沒有吃的米、沒有走的路。所以就是說,從消除分別、執著,到最後都能放下就成為一種自在了。

禪宗提供了非常清晰,怎麼從現實的生活做本分事、持平常心到做自在人,這些都在生活裡,這是中國文化下面產生的影響。在中國文化環境中間,我們更重視現實的生活,所以把這種信仰、理論、關懷,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實踐中去。所以我們不應該只「仰止為佛陀」更應該「完成在人格」,所以太虛大師的這句話是非常精采的。從信仰方面是「仰止為佛陀」,但是在實踐方面是「完成在人格」。

「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人做圓滿了,你就是佛,覺悟人生了。在覺悟人生的基礎上,我們又奉獻人生,在奉獻人生的過程中,我們又覺悟人生。把這兩種思想又開始結合起來。所以我覺得,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的根本特質。

學佛行佛 才得發展未來

近代來重新把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提倡起來,因為太虛大師看到了把人生佛教變成轉為死人服務的佛教,希望能夠重新服務人。太虛大師說的很清楚,人生佛教倒過來也可以講「生人佛教」,就是活著的人的佛教,由此推廣到人間佛教。在整個社會中間取得成功。所以我們研究中國佛教不能離開人間佛教的特點。只有這個才是佛教的根本特質所在。

所以我講,我們現在看到的現實,總體上講人間佛教已經是兩岸四地共同的佛教發展理念。在實踐的中間,依舊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我們還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探討人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更要去實踐人間佛教的理論。

星雲大師在這方面做出的貢獻是非常有意義的,他是人間佛教的實踐者,給我們很多的啟示,給我們很多引導。也可以說他就是一個活菩薩,開示我們對佛教真正的認識。人們如果真的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人們如果能夠真的將其融入到生活之中去,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很有收穫。但是我們看到,人們依舊把學佛、拜佛主要的方向放在「求佛」上。我們學佛、拜佛是為了「做佛」。所以活菩薩的「再來」就是你的再來。我認為只有這樣,中國的佛法、中國佛學才有它存在的意義,有發展的未來。

生活實踐佛法 人人成佛

最近經常有人問我,「如果學了佛好像什麼就可以不努力了?讓我們把什麼都放下,那我們人生幹什麼?」這種對佛法存在的誤解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有志之士,去努力地把中國佛教實踐的精神在生活之中發揚。

現在還有很多甚至認為,現在這種人間佛教把佛教的神聖性降低、掩蓋了。我認為這實際上是用西方的宗教理念來認識宗教世界,西方的理念是一種神聖與世俗二元對立的。所以它在人間是一種對立的狀態。在西方的宗教理念裡面,是把神聖性、世俗化對立起來,是一種神聖性。我們在中國文化中,我們是希望人人成佛,所以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人聖性的問題,不是一種神聖性的問題。

我們人生在何處成就?是在生活化的語境之中成就。離開了生活,哪裡來的人生呢。所以我們不能再用西方的理念來詮釋我們中國的宗教,特別是佛教。所以我也就今天這些感慨吧,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