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行誼】 孔子遭遇毒舌以後

文/化君 |2018.01.25
1465觀看次
字級

文/化君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捲進國內一場君臣之爭,被迫從魯國流亡到齊國。齊國國君齊景公十分欣賞孔子的才能和治國之策,倆人談得特別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齊景公準備將一片土地賞賜給孔子,讓他做齊國的大夫;這對孔子來說可謂天賜良機,既可以在齊國安身立命,又可實現自己安邦定國的遠大抱負。

然而,齊國宰相晏嬰卻對齊景公說,儒者不可用。為了徹底打消齊景公欲用孔子的念頭,他接著闡述了幾個理由:一、儒者皆能言善辯,很難用法律來約束他們的行為。二、儒者傲慢自大,目中無人,很難做一個好的下屬。三、儒者講究厚葬,耗費國家錢財,和我國奉行的節儉之策背道而馳。另外,儒者周遊列國追求做官,是朝秦暮楚之徒,如何委以重任?

於是,齊景公開始冷淡孔子,最終逐出國去。孔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的弟子紛紛為老師抱不平,孔子因為被自己尊敬的人否定了,心裡也特別難受,然而,當他聽到弟子說:「真是沒想到,一向以賢明著稱的晏嬰也妒忌並懼怕老師的才能」時,卻訓斥弟子道:「不能這麼說,晏子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之所以把我們趕出齊國,是因為從前那些四處遊說的儒者蒙蔽了他的眼睛,他是為了國家的前途著想才對齊景公說出那番話的。」

晏嬰死後,孔子十分悲傷,還說:「晏嬰是個很好的人,與他交往得愈久,你就會愈敬重他。」

孔子在遭遇晏嬰的毒舌後,在被誤解和顛沛流離的逆境中,襟懷坦蕩、光風霽月,不愧為「真君子」、「大聖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