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古窯與通仙橋(下)

文與圖/洪少霖 |2018.01.15
1235觀看次
字級
橋下湖洋溪 圖/洪少霖
窖址 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在東關橋下,湖洋溪裡,有著農業部設立的湖洋溪黑脊倒刺鲃(俗稱光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其為泉州地區目前唯一的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那兒的光魚,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據介紹,因其生態系統保持較為完整,水質良好,水草豐盛,生物餌料充足,急流淺灘與深潭交錯排列,因而特別適合黑脊倒刺䰾攝食、產卵、棲息和越冬。

造瓷悠久

溯流而上,較高山處有著被稱為「考古奧斯卡獎」的「二○一六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排名第四的「古寨坑原始青瓷窯址」,是福建省唯一入圍該次評選活動的考古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原始青瓷窯址之一;把閩南的文明向推進了兩千年。

永春歷史歸屬的閩南文明,原本記載始於「三國東吳永安三年(二六○)」,當時閩南首置東安縣於現今南安豐州;在此之前,與閩南文明相關的記載少之又少。然而,從永春古寨坑窯爐中採集到的八個碳樣品,經北京大學加速器質譜實驗室測試,其年代最早為西元前一七四九年,最晚為西元前一四九七年,即最早為夏代中期,最晚即商代中期。

我走在介福鄉紫美村西南面的山坡上,周邊茶山青蔥,正處於採茶時期,顯得寧靜,充滿收成的歡快氛圍。茶樹種植以梯田的形態環繞向上,苦寨坑窯址處於該茶山較高處,同樣梯田式向上蔓延;資料顯示,那裡的海拔高度約六七四公尺。

其窯址自二○一五年開始發掘,發掘出的面積共約三百五十平方公尺,有兩處窯坑位於山頂,整體為紅土構築,有土梯向坑底延伸。周邊一帶,已揭露出九座窯爐遺跡,均為典型龍窯,大都長約四公尺,寬約一公尺;均依山而建,沿著山坡向上掏挖洞穴而成,分布密集,常見上部窯爐疊壓打破下部窯爐象現。因此,早期窯爐被破壞較為嚴重,窯頂基本無存,僅存窯壁和窯底。

據專家研究,苦寨坑窯址與浙江地區夏商時期的原始青瓷窯址兩者之間,無論是窯業技術還是產品,均有較大差別,應無直接承襲關係。在苦寨坑窯址周邊區域調查過程中,於其兩公里範圍內已發現十餘處規模較大的夏商時期窯址群,出土大量原始瓷標本和窯具。

在苦寨坑窯址的發掘中,所清理出的窯爐有數座保存較為完好,為土洞式長條形的龍窯。其出土器物以陶瓷器和窯具為主,陶瓷器中原始青瓷所占比例約為兩成五、印紋硬陶占比約六成、窯具占比約一成五。陶瓷器形主要有尊、罐、鉢、壺、紡輪等。該窯址的發掘為探索中國原始瓷器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多年來,我一回回走過關東橋,一回回聆聽它的脈博,一次次傾聽它的心跳;它承載著永春人文歷史,記載著絲路印跡,它注視無數瓷鄉的人情往事,串起永春人的鄉音、鄉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