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忠謇方直的張昭

文/余遠炫 |2018.01.15
983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群英會」的情節,說的是諸葛亮舌戰江東群儒,力主抗曹的故事,而江東群儒的代表人物就是主和派的張昭。吳主孫權曾認為張昭「挾持私慮」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因為主戰派的魯肅曾對孫權分析,江東這一群人投降,還能保有職位,孫權投降的後果,就實在不堪設想。

回歸正史的評價,《三國志》作者陳壽卻認為張昭這個人「忠謇方直,動不為己」,張昭忠心報效國家,所作所為並沒有夾雜私心。裴松之則覺得張昭「上藩漢室,下保民物」,也就是說,江東之臣其實也是漢臣,所謂的投降正好是早日結束戰爭狀態,回歸漢朝,實現國家統一。

張昭成名的很早,年輕時就以博覽群書且又能寫得一手好字,聞名於世。徐州刺史陶謙曾要推薦他為官,張昭不接受,因此得罪陶謙入獄,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出獄。張昭也因此離開故鄉徐州,來到江東地區。

孫策聽聞到張昭名聲,親自登門拜訪,還拜見張昭的母親,展現十足誠意,張昭相當感動,於是答應擔任孫策擔任長史(祕書長)。

張昭將江東地區治理的有條有理,張昭的朋友都寫信讚美他,認為張昭有大功。張昭不敢把信張揚出去,偷偷藏起來又怕被人認為有私情,孫策知道後不以為意,並把張昭比喻為齊桓公時代的管仲,認為他能重用張昭並獲得好成績,這功勞自然算在他身上。

孫策遭刺客殺害時,張昭幫助孫權繼任職位,並要孫權停止哭泣脫去喪服,巡視江東部隊激勵人心,穩定江東局面。赤壁之戰後,孫權與張昭之間關係維持表面上的尊重,孫權甚至說出「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

張昭曾勸孫權不要派人去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但孫權不聽,派出的使者被殺後,這才向張昭認錯,但倔強的張昭不願低頭,孫權恐嚇要燒他房子,張昭卻把門關起來,孫權叫人把火滅了,在門外站了很久,張昭才在兒子們的陪同下見孫權,接受道歉。

孫權稱帝之後並沒有任命張昭為相,張昭告老退休,避居秦淮河畔長干里的家中,去世時高壽八十有一,孫權身穿素服弔唁,並諡為文侯,藉以表達對張昭貢獻的肯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