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窗刀 演奏藍色多瑙河

 |2018.01.09
50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擦窗工人利用刮窗刀清潔時,常發出「吱吱聲」,有人可能會視為噪音,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音樂的一部分。德國漢堡有音樂製作人將「吱吱聲」轉化成旋律,讓刮窗刀成為樂器,邀請清潔工人與一名小提琴家共奏圓舞曲。影片日前上傳網路立即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去年一月開放的漢堡易北音樂廳(The Elbphilharmonie),不規則的波浪外型在當地建築界成為一時佳話。為慶祝新年及向公眾展示創新的音樂理念,製作人邀請四位「高空演奏家」與女小提琴家Athina譜出〈藍色多瑙河〉。

影片中,Athina在窗邊拉琴,窗外的工人原本在空中認真工作,當他們聽到樂曲後便以刮窗刀「刮出」和弦,讓小提琴家非常驚訝,放下琴讓他們四人秀一段「四重奏」。雖然工人刮出的聲音有點「走音」,偶爾出現失誤,卻也成為這首〈藍色多瑙河〉的獨特音符,其後Athina再一起合奏。

四名清潔工人為攀爬專家,對音樂認識不深,製作人發現他們使用刮窗刀時,可以產生高低不同的音調,再利用他們身上的攀爬工具充當敲擊樂,讓清潔工人變身樂手,其中一名「演奏家」法爾肯堡(Steffen Falkenberg)表示,他從未想過可以成功演奏樂曲,「我非常緊張,因為音樂需要長時間學習,我們短時間內便要上手,我曾擔心會否失敗,幸好最後都成功了」。

製作人諾德(Kristian Nord)表示,他們事前被迫在音樂廳的女廁練習,「因為那是唯一可以弄溼玻璃來測試的地方」,諾德亦非常欣賞清潔工人,認為他們的專業絕不亞於音樂家。

音樂廳的玻璃外牆面積有一點六萬平方公尺,由逾一千一百塊、四十八毫米厚的玻璃組合而成,每次清潔都是大工程,一次完整清潔需要花約三星期,最高點更離地一百一十公尺。易北音樂廳三面環河,高處屬擋風位置,清潔工在外窗攀爬時相當具挑戰性。

音樂廳發言人表示,希望這次表演能啟發大眾,以超乎想象的方法製作音樂,從而帶出新視野、影響及觀感,更藉此向清潔工表達敬意。

許多網友都大讚這個表演詮釋出現代文化與古典音樂的完美結合,更讚歎清潔工利用這些工具完成樂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