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球衛士獎」 塞罕壩

文╱記者趙書華、岳文婷、王小鵬等 |2017.12.23
982觀看次
字級
塞罕壩冬景。圖╱新華社
遊客在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七星湖景區遊玩。圖╱新華社
工人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千層板林場內運輸苗木。圖╱新華社

文╱記者趙書華、岳文婷、王小鵬等

塞罕壩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如果林木按1公尺的株距排列,可以繞地球赤道12圈,這個創造世界奇蹟的地方,日前名列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公布的2017年「地球衛士獎」獲獎名單。3代務林人花了55年的努力,將塞罕壩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地區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54萬5000噸氧氣。

五十五年前,這裡是一片荒漠。五十五年來,三代人傳承接力,種下了一百一十二萬畝人工森林。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如果林木按一公尺的株距排列,可以繞地球赤道十二圈。塞罕壩,這個創造世界奇蹟的地方,日前再次受到全球關注,十二月五日,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公布二○一七年「地球衛士獎」獲獎名單,中國大陸塞罕壩林場建設者名列其中。

非洲肯亞首都奈洛比,氣溫攝氏十五度。而在中國大陸北方的塞罕壩,氣溫已接近零下四十度。兩個相距一萬多公里的地方,因為一場全球矚目的頒獎盛典,被聚焦在一起。

位於奈洛比的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在大草坪上臨時搭建了一座白色的大帳棚,來自全球各地的五千多人,見證「地球衛士獎」的頒獎盛況。「塞罕壩人用三代人的努力,讓位於中國華北的大面積區域複綠,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官員宣讀了塞罕壩的獲獎理由,從莽莽荒漠變成鬱鬱蔥蔥的林海贏得「激勵與行動獎」。

曾經最缺乏的就是樹

「塞罕壩」意為「美麗的高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平均海拔一千五百公尺,塞罕壩機械林場是中國大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目前林木總蓄積量一千零一十二萬立方米。但曾經,這裡最缺乏的東西就是樹。

大約在三百多年前,塞罕壩還是清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一部分。那時,這裡林茂草豐,鳥獸繁多。隨著清朝政府對塞罕壩的不斷索取和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性採伐,塞罕壩的原始森林變成了人跡罕至、風沙肆虐的沙源地。

如何將樹種回去,進而建設成大型林場?由於當地極端最低的氣溫是攝氏四十三點三度、年平均溫度零下一點三度,原國家林業部副部長、時任林業部國營林場管理局副局長的劉琨說:「當時說實在話,我也沒有信心。」

一九六一年的秋冬季節,劉琨開始進行塞罕壩地區的調查研究。在茫茫的荒原上,劉琨冒著嚴寒奔波了一個多月之後,有一個意外的發現──一棵年逾二百歲的落葉松,成為「塞罕壩能種樹」的標誌。「我高興得,簡直不得了。」劉琨回憶道。

一九六二年,塞罕壩機械林場正式成立。三百六十九個平均年齡不到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毅然來到這個黃沙漫天、草木難生的地方。半個多世紀裡,前仆後繼的三代塞罕壩人只做了一件事——種樹。

由於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造林經驗,造林成活率連續兩年不足百分之八,發現外地苗木到了壩上後水土不服,於是,決定自己育苗。經過反覆實踐,他們改進了傳統的遮陰育苗法,在高原地區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並摸索出了「大鬍子、矮胖子」優質壯苗的技術要領,解決了大規模造林的苗木供應問題。

吃不了苦如何談抱負

一九六四年五月,河北承德市第二中學六個高中畢業生放棄高考(大學聯考),主動要求到壩上塞罕壩機械林場工作。她們被安排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育苗。

陳彥嫻是其中之一。惡劣的氣候,艱苦的環境,直到今天回憶起那段艱苦的歲月都覺得不可思議。「(下雪天)我們選苗就在水裡,凍得渾身哆嗦不說,好像就麻木了,手整個裂得都是口子。」

創業過程總是充滿坎坷。一九七七年,林場遭遇了一次罕見的「雨淞」災害,受災面積五十七萬畝,十多年的勞動成果損失過半;一九八○年,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十二點六萬畝落葉松因乾旱而死。但接踵而至的災難並沒有將塞罕壩務林人擊垮,他們含淚清理了受災的林木後,又擼起袖子重新造林。

于士濤畢業於河北農業大學林學專業,這位「八○後」小夥子二○○五年剛到林場時,一度心生退意,但先輩創業者艱苦奮鬥的事蹟讓他很感動,他下定決心在塞罕壩扎根。「感覺在那種物質稀缺的年代下,他們都能堅持過來,我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如果這點苦都吃不了,怎麼談理想和抱負,後來就堅持下來了,一直到現在。」他說。

塞罕壩氣候乾燥,物乾風大,屬高火險區。對此,塞罕壩人陸續建立了九個瞭望塔和十五個機器攝影鏡頭,進行二十四小時即時監控。這樣的努力讓塞罕壩過去幾十年實現「零火災」的目標。

「造林地選擇是先易後難,現在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陳智卿說,「最難的地塊目前人力已經無法挖動,我們從二○一二年開始利用鉤機(挖土機)挖,一挖一打火,在這種情況下,五年來塞罕壩機械林場已完成七點五萬畝石質荒山造林。再花兩年時間,剩下的一點四萬畝將全部綠化。屆時,除去林路、溼地、建築用地之外,塞罕壩森林覆蓋率將達到百分之八十的飽和值。」

這座人工森林以現有的林木蓄積量,每年釋放的氧氣可供近二百萬人呼吸一年。中國林科院評估顯示,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超過一百二十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

大自然沒有辜負人的努力和付出——一九五○年代,北京年均沙塵天數為五十六點二天,如今已下降到十點○一天。二○一六年,北京沙塵天僅有五天。預計到二○三○年,塞罕壩森林面積達到一百二十萬畝,生態功能將會更顯著提升。

三代傳承 成就112萬畝林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陳彥嫻、劉海瑩、于士濤,代表全體塞罕壩人,從聯合國副祕書長、環境規畫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手中,領取「地球衛士獎」。

當年放棄高考加入育苗行列的陳彥嫻,今年已七十三歲,劉海瑩已五十三歲,于士濤三十八歲,三個年齡層剛好象徵塞罕壩的三代傳承。「塞罕壩能有今天的成就,我覺得我們第一代務林人吃的苦、受的累,沒有白付出,我們覺得很欣慰。」早已白髮蒼蒼的陳彥嫻是第一代塞罕壩人的代表。一九六四年夏天,她和其他五位女同學放棄高考上大學的機會,投身塞罕壩機械林場。

回憶和講述在塞罕壩造林的艱苦歷程,她面帶笑容,「雖然經歷了很多磨難,但我不後悔。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選擇塞罕壩。」陳彥嫻告訴記者。

劉海瑩是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雖然是我們三個人來領獎,但這是全體塞罕壩人的榮譽。」劉海瑩說,種樹不會馬上就見到成效,正是有了三代人的傳承,才有了塞罕壩這一百一十二萬畝林海。

創立於二○○四年的「地球衛士獎」,是聯合國表彰世界各地傑出環保人士和組織的最高獎項,每年評選一次,由聯合國環境規畫署頒發給對環境有傑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

在頒獎現場,聯合國環境規畫署新聞發言人發布了一組資料:占地九點三萬公頃的塞罕壩林場,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颳入北京。一九六二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三代務林人花了五十五年的努力,將塞罕壩森林覆蓋率從百分之十一點四提高到百分之八十。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地區供應一點三七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五十四萬五千噸氧氣。

聯合國副祕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對記者說,他看到了中國人在修復環境方面的努力,三代塞罕壩人讓荒漠變成了綠海。「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證明,退化的環境是可以被修復的,修復生態是一項有意義的投資。全球環境治理中,中國已成為最為重要的領導力量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