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創大翻轉 安徽涇縣小嶺村──宣紙作坊 不走捷徑的

文╱記者馬姝瑞 |2017.12.16
1064觀看次
字級
在曬場上進行自然漂白的宣紙原料——青檀樹皮。圖╱新華社
模特兒展示用彩色宣紙做成的時裝。圖╱新華社
曹光華在工廠製作宣紙。圖╱新華社

文╱記者馬姝瑞

「薄如蟬翼千年壽,漫掩高天萬朵雲。」這是古典詩詞對宣紙的讚美。如今,在宣紙原產地安徽宣城市涇縣小嶺村,傳統宣紙在傳承中獲得新生。

宣紙「始於唐代、產於涇縣」,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管轄,故因地得名「宣紙」,據史料記載,宣紙在唐代已成為貢品,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

誕生以來,宣紙因其「質地綿韌、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不蛀不腐、潤墨性強、韻感萬變」的特性,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贏得「紙中之王」的美譽,也成為古往今來書畫家的最愛。古代流傳至今的古籍珍本、名家書畫墨蹟,大都使用宣紙保存。

宣紙的特殊出生地

探究宣紙製造的歷史,安徽涇縣小嶺村的地位無可替代。

記者近日來到地處安徽涇縣北面深山區的小嶺村,這裡屬丘陵地貌,車行蜿蜒,進入青山深處,水汽氤氳,一片迷霧。小嶺地處中緯度南沿,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恰到好處的地理地質、緯度溼度,使當地的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纖維柔韌綿密,質地純正,遠遠優於他地。而這恰恰是宣紙必需的、獨特的製漿材料。當地的兩股山泉——一股偏鹼、一股偏酸,也剛好符合宣紙製漿時需要偏鹼、撈紙時依賴弱酸用水的要求,正因為如此,才醞釀了文房四寶中的奇珍——宣紙。

如今,這裡已經是國家正式畫定的宣紙「原產地保護地」,也就是說,只有「利用產自安徽涇縣及周邊地區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涇縣範圍內,用涇縣特有的山泉水以及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的,才稱之為「宣紙」。

據載,南宋末,安徽南陵縣造紙專家曹大三遷至涇縣西鄉小嶺一帶,以製造宣紙為生,統領了小嶺全境零散的宣紙作坊。曹大三去世後,其子孫繁衍,後代遍布小嶺全境,並且家家以造紙為業,延續至今七百多年。

直到今天,分布在涇縣各地大大小小的數百個宣紙廠家,仍然以曹姓為主,而小嶺尤甚。

中國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製作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曹光華就出生於小嶺村的宣紙世家,在他看來,自古以來宣紙的選料和其原產地涇縣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特別是這裡特有的青檀樹皮、沙田稻草,造就了宣紙無與倫比的「壽命」。而「紙壽千年」雖然是人們對宣紙的美譽,但「千年不腐」的說法並非誇張,正是宣紙生來具有的特點。

「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其他的博物館都保存有宣紙書畫,流傳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書畫墨蹟,大都用宣紙保存,時至今日依然如初。」曹光華說。

二○一○年,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為重印珍藏明內府彩繪本《明解增和千家詩注》,特選宣紙之鄉老字型大小「汪同和」牌宣紙進行原書複製影印,限量發行一千冊。這是宣紙之鄉「老字型大小」(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宣紙首次被選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古籍善本影印的專用紙張。

《明解增和千家詩注》是明代宮廷內府皇太子的專用讀本,現存在世的主要有北京國家圖書館所存謝枋本卷二,台北故宮博物院存彩繪插圖本卷一。

穿越時空橫空再現

在漫長的歲月裡,小嶺村傳統宣紙的生產曾一度瀕臨滅絕。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宣紙生產得以恢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裡,宣紙生產加速發展,宣紙生產企業也成為大陸文房四寶行業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企業。

二○○六年,宣紙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八年八月八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開篇的造紙場景,特有的中國文化符號令世界驚豔。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個開幕式的造紙場景正是安徽涇縣宣紙作坊的「縮影」。

北京奧運開幕式中一個短片的開頭三十秒,涇縣的宣紙古法製作技藝場景,包括碓房、撈紙、曬紙、「古藝宣」紙等一一在鏡頭前展現,畫面唯美靜謐,富有古典韻味,樸素中蘊含典雅,平和中彰顯大氣。以涇縣宣紙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就這樣穿越時空,再現世人面前。

製作與傳承機器輔助 維持小而精

二○○九年九月三十日,宣紙傳統製作技藝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此期間,大陸一直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鼓勵傳承人招收專門學生、生產藝人親自授課等方式,培養宣紙技藝傳人,讓宣紙製作技藝代代相傳。

成品宣紙看似單調,其實精采紛呈。按加工方法分為原紙和加工紙;按紙張洇墨程度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按原料配比分為棉料、淨皮、特種淨皮;規格按大小有四尺、五尺、六尺、尺八屏、七尺金榜、八尺匹、丈二、丈六、二丈、三丈三;按絲路有單絲路、雙絲路、羅紋、龜紋等。對生宣進行特種技術再加工,便成了蠟宣、礬宣、色宣、色礬宣等多樣熟宣。若書法、寫意宜用生宣,工筆作畫宜用熟宣……

讓宣紙符合需求

宣紙製作技藝傳承人曹光華說,宣紙的工藝發展經歷了幾個重要的階段和變化,如宋到明,明到清,清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時,此後又逐步發展到現在。主要的變化就是把過去勞動強度大的、工藝製作周期長的工序,以機器替代,縮短製作周期。

「如製漿部分,大約一九五○年以前的青檀樹皮製漿要經過人工反覆三次晾曬,前後需要一年時間,僅這一步就牽涉到一百多道工序,才能得到白色的檀皮,再用快一年時間才能變成紙漿。後來改為常壓蒸煮,把青檀樹皮放在鍋裡用燒鹼進行蒸煮,二十四小時就可以變成紙漿。」他解釋說道。

此外,製作設備的改革也使傳統宣紙的工藝過程縮短了很多,例如每個環節原來需要五個過程,但其中有一兩個過程繁瑣,耗費勞動強度比較大,現在簡化為五個過程裡只保存兩個。

而在多年的發展中,宣紙的工藝、品類、用途等也都有新的拓展。宣紙行業已成為涇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原先宣紙生產出來以後做什麼用途要看成品是什麼樣子,是人去適應紙。這是由於成品宣紙的特性中不可控制的因素很多,造出的紙能用就用,不能用也只能湊合。但現在能做到控制紙的暈墨性,例如纖維處理方面,想長一點就長一點,想短一點就短一點,畫山水、畫焦墨、潑墨、花鳥的等不同用途的宣紙,都可以在造紙過程中就控制、分類好。」曹光華解釋。

隨時代創新產品

二○○九年以來,在傳統宣紙的基礎上還誕生了一種彩色宣紙。它不僅改變了宣紙的顏色,也使宣紙的用途從單一的書畫用紙,拓展到了包裝材料、服裝布料等多個領域。

傳統的宣紙僅為白色或略帶淡黃色。近年來,宣城市不斷發掘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加快了對傳統文化產品的開發與利用。彩色宣紙的推出,豐富了傳統宣紙造紙技藝。

據宣城市文房四寶協會介紹,彩色宣紙的製作工藝較傳統的宣紙更為複雜,其中增加了不少工序和材料,其紙質厚實堅韌、色澤鮮豔、外觀雅致,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好評,尤其受到南韓、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消費者的喜愛。

隨著工藝簡單化和機械化的推行,宣紙的外觀、品質、保存時間、細節特性等,也有了變化。特別是隨著沙田稻草等重要原材料的產量下降,老一代匠人年紀漸長逐漸退出生產一線,為宣紙的保護和傳承帶來了挑戰。

在古法宣紙製造的一百零八道工序中,「撈紙」是公認的技術難度最大的工種。它需要兩人配合,一主一副。前者稱為「掌簾」,掌控節奏;後者稱為「抬簾」,負責配合。製作中,力度和時間的精確掌控尤為關鍵,它直接決定了撈出的每張紙的厚度。一名學徒從抬簾學起,成長到合格的掌簾,一般需要潛心練習三至五年,合格的撈紙掌簾需要保證每張紙一克以內的重量誤差。

「宣紙的可持續發展至少需要有三個條件,一是傳承好傳統,無論是材料還是工藝,不能打折;二是傳承中要不斷創新,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三是要有產業政策、社會環境的配合支持,比如補貼沙田稻草這一重要原料的生產,保護老匠人的待遇等。總之,『斷代』不能有、市場不能亂。」曹光華說。

宣紙傳承了幾千年來的工匠精神和工匠記憶。在曹光華看來,即使是在今天,宣紙也「不宜規模化量產」,只有小而精的工匠作坊,「不走捷徑」地專心造成,才能保證宣紙「千年不腐」的品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