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會診 研究地震前兆

 |2017.11.14
183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兩岸聯合「會診」地震前兆。我國科技部與大陸科技部談定兩岸共同合作防災議題後,科技部委託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劉正彥執行「地震前兆」相關研究計畫,研究證實大地震發生前,確實會出現電場異常,是全球突破性的研究,未來可減少地震的誤報和漏報。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兩岸上月簽署一項計畫,雙方對等提供監測地震的資訊,對岸將於明年開始在一項以「張衡」為名的衛星系統計畫,發射第一顆衛星升空,此一衛星將可以偵測地球上電磁的變化,並預測出可能發生地震的區域。

劉正彥表示,「利用電離層全電子含量和熱紅外線遙測地震前兆研究」是科技部補助的計畫,屬於海峽兩岸防災計畫,研究時間為二○一六年十二月至二○一七年十月,結合兩岸地震前兆研究雙方的強項,共同研究電離層全電子含量和熱紅外線異常前兆的時空特性,以台灣九二一、大陸汶川等大地震案例進行研究。

「這是兩岸頂尖團隊的合作,也是競爭。」劉正彥表示,台灣的強項是全球電離層、全電子含量,陸方的強項是熱紅外線前兆。這次兩岸願意進行區域防災的資料交換,互相提供並檢核對方的技術,主要目的是聯合防災。

兩岸頂尖人才「比畫」,展示技術,但劉正彥說,台灣的分析技術仍稍微領先大陸,因為是學校單位在執行,物理、數學的基礎較紮實,台灣團隊也有統計和物理教授參與。

「以前都是各國各做各的。」劉正彥表示,地震前兆就像診斷一個人生病,病徵確定前,必須各種徵兆都要合乎。而這次兩岸共同研究地震前兆,可說是首度聯合「會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