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力】Mary Quant 瑪麗奎恩

文/Tori |2017.08.30
2414觀看次
字級
Mary Quant 瑪麗奎恩 出生:1934年2月11日英國 粉絲:Japanese fashionistas、Sienna Miller 、Peggy Moffitt…… 圖/Tori

文/Tori

出生:1934年2月11日英國

粉絲:Japanese fashionistas、Sienna Miller

、Peggy Moffitt……

有人將她的英文名翻譯成「瑪麗宮」,我覺得這中文譯名沒女人味,所以還是叫她「瑪麗奎恩」好聽些。瑪麗奎恩一直想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她告訴採訪的英國廣播公司,當她六歲或七歲,曾把家裡的床單剪成一件衣服而惹上麻煩。後來,她去讀藝術學校,遇到了她的丈夫,一九五五年,他們夫妻一起在英國倫敦開了一家專賣短裙、彈性褲襪,和長袍禮服的服裝店。

開始時,瑪麗奎恩和她的丈夫幾乎忙得無法跟上他們店裡的銷售,因為他們的服裝店很快變成最前衛的一個「搖擺倫敦」(Swinging London)的聚會社交場所,許多年輕的女性被短裙吸引而來。於是瑪麗奎恩稱這些短裙為迷你裙(miniskirts)。

在六○年代中期,瑪麗奎恩開始大量生產這種在倫敦很紅很酷的迷你裙,並行銷到國際市場。她開創的迷你裙風潮,從此受到全球年輕女性與巨星們的歡迎。

有人覺得瑪麗奎恩的小裙子低俗,但是她說,經常有戴著壘球球盔的年輕女性,不斷地用雨傘敲打他們商店的櫥窗,為的就是想要一條迷你裙。瑪麗奎恩一點都不介意別人的批評,她還說:「好味道是會消失的,但粗鄙就是生活。」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瑪麗奎恩會預測六○年代後期,穿短裙而隱約露出恥骨部位是一個時尚焦點的原因了。

不幸的是,她的預測錯了。因為七○年代初的年輕人不是這樣花錢去買時尚的,因此瑪麗奎恩將她事業重點改變擺在化妝品和家用物品上了。

雖然,瑪麗奎恩不是發明迷你裙的唯一設計師,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是推廣、發揚,以及使用簽名模式為迷你裙時裝的人。她把暴露強烈地、又充滿活力地設計在服裝中,讓穿著的女性因而可以自由活動,這類似的設計依舊活躍在今日的時尚舞台。

如果到倫敦、巴黎、紐約、東京,可以前往瑪麗奎恩的概念店逛逛。概念店裡如今大多是陳列化妝品和飾品,但你可以穿上迷你裙,搭配概念店裡的配飾,打扮出性感迷人的形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