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古城門 全都亮起來

 |2017.08.14
2896觀看次
字級
新竹市東城門被打造為「新竹之心」,許多青少年在廣場練舞、演出。圖/張雅婷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搭乘雙層觀光巴士,替三座城門舉行點燈儀式,圖為景福門(東門)。圖/余承翰

【本報綜合報導】台北北門廣場日前亮麗開幕,東門、南門、小南門也已完成夜間燈光修復工程;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晚搭乘雙層觀光巴士,替三座城門舉行點燈儀式,透過燈光串連的方式,讓台北城亮起來,迎接台北世大運。

柯文哲任內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拆除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見天日。耗時一年六個月,北門廣場日前完工,廣場周邊六支照明燈每天晚上點亮北門,重現當年的台北城風華。

北市府同時進行東門、南門、小南門的夜間燈光修復工程,讓古城門全部「亮」起來,迎接世大運到來。

台北市公園處表示,東門、南門、小南門的夜間燈光,於二○○九年由文化局設置,由於設施老舊故障,已改裝成節能、高效的LED燈,周邊新設投光燈、照樹燈,打亮城門屋脊面;此外,三座城門均為國定古蹟,有聘請具備古蹟、歷史建築規畫設計背景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指導。

負責規畫設計的建築師徐裕健表示,三座城門運用不同光強度,勾勒城門座輪廓,體現砌石的堆砌感,城門門洞藉由漸層動態白光,展現城內、城外意象,且遠處架投光燈,能突顯屋脊及雉堞輪廓。

公園處指出,北門景觀廣場啟用後,吸引許多民眾在黃昏過後前往欣賞夜景;為讓民眾在夜間也能一窺另三座城門的建築美感,配合修復既有照明,增加民眾夜晚漫步新的選擇。

城門就像城市心臟

打造古城門亮點,非台北獨有,新竹市多年前將東城門打造為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露天市民廣場「新竹之心」,現在廣場成為年輕人練舞、演唱的場所,重新賦予東門城古蹟與生活連結的意義。

新竹東城門距新竹火車站約四百公尺,為兩層樓建築,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清朝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年),城牆上鐫刻著時任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彝所題的「迎曦」二字,又稱為「迎曦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