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食地瓜

文/望塵 |2017.07.19
2830觀看次
字級

文/望塵

老家宅邊有約二十多坪的一塊地,原是堂伯家已經頹圮的土埆厝,破碎磚瓦和土塊混在一起,乏人整理。徵得同意,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披土撿石,培出四股壟起的菜畦,準備種下地瓜、玉米和高麗菜。

想種地瓜是久仰台農57號地瓜的口感和香甜名聲,同事也曾大力推薦。但季節不對,又一時不知道哪裡可以取得種苗,只好試吃附近農友種的幾款不知名地瓜,從中選得一種紅皮黃肉的來種。鄉下鄰居大多種了以取番薯葉和塊根為主的不同種類,他們也都樂於互相分享,除了地瓜,還有絲瓜、南瓜,以及各種葉菜,不一而足,餽你贈我,有往有來,鄉下人情大抵是這般。

八十歲的老父親幫我割取了一些地瓜藤,我將它們適長截下,種了兩畦,另外兩畦留著種玉米和高麗菜。

種下後,雖然不像陶先生「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但也常常探看。然而幾天裡不見地瓜苗的蓬勃生氣,反而在大太陽的「炎」刑拷問下逐漸枯萎,好像累極了趴下睡去的樣子,讓我有些著急。但老母親說地瓜生命力最強,一定沒問題。我也只能早晚澆水,等待它們的甦醒。

一個星期後,地瓜苗果真挺起身來,昂然在陽光和微風中散發初生的朝氣。回想還沒種下時,藤苗只是母株上割取來沒有根鬚的一段莖,如今已然長出可以吸收水氣和養分的根系,才得以挺立,形成新的生命。大自然中萬物的生命力讓人讚嘆。

相信三、四個月後,地瓜會以肥美的塊根,回報我每日的看顧。

採收的地瓜有各種食用方法,我們常用的是,削皮洗淨,切成小塊或篩削成長條形地瓜籤,與米一起蒸煮;或者單純隔水加熱蒸來當零食吃,這種煮法與小時候的「熗」應該是一樣,但沒有記憶中的好吃。所謂的熗,也是隔水加熱,但以前是用大灶,大鼎內放上有孔洞的竹篩,地瓜洗淨置於其上。灶口燒的是木柴、草絪等,鍋鼎大、灶火旺,或許因此滋味特別好;我也曾蒸熟後搗泥,和番薯粉揉糰,再做成薯圓,加黑糖煮來吃;這種方法費事一些,自然少做,但小孩在家時一起幫忙揉搓,會而有共同做一件事的樂趣。常說民以食為天,在飲食過程中全家人參與,那便是平凡百姓最能和樂融融的事了。

我種過幾種地瓜,有的不確定品名,確定的有台農57號、66號和日本的栗香地瓜。曾經在市場放膽買下踅過幾回嫌它貴而不了手的日本栗香地瓜,除了想吃它看看,主要是留下一些來發苗試種。因此,也讓我種出了栗香地瓜。

但不論57、66或栗香,種出來的結果都沒有想像中好吃,尤其栗香地瓜並沒有栗香。我自覺可能是種植經驗和知識不足,但宜蘭多雨的天候,也是地瓜們展現不出應有「品格」的原因吧!

種瓜,不必志在得瓜,因為「有所得」也不只是瓜。身骨因勞動而強健了些,也在過程中知道不同種類的莖葉,有不同形狀和顏色;至於土性、蟲鳥,多少有了粗淺的認識;尤其當家人圍著品嘗那些雖然沒有栗香的地瓜湯時,捧場地說「鬆綿順口,還不錯呀!」這時得到的成就感,早就凌駕一切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