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桃花源 男耕女織樂融融

文/劉錦得 |2017.07.11
1021觀看次
字級

文/劉錦得

「每當望著這一片田園,那青翠而結實纍纍的蔬果時,我總會沉醉其中,樂而忘憂……」這是小姪兒俊傑常跟我說的一段話,從他眉宇間所流露出的愉悅神情,我確定他當初做了明智而正確的抉擇。

三十五歲的俊傑,四年前毅然辭去北部百萬年薪的工程師工作,回到家鄉投入田園生涯。當時,大哥和大嫂都極力反對,尤其是大嫂,非常不以為然,認為有一份穩定又高薪的工作,才足以養家活口,為啥要做這種「看天吃飯」、每日飽受風吹日曬的農活?

「我原本就十分嚮往田園生活,再說阿公分給我們的近一分田地,任它荒蕪,多可惜呀!」俊傑振振有詞地回應。

說得也是。父親幾年前已從田裡「退休」,便把郊外的三分多田地分配給我們兄弟,我也分得半分多,到了周休二日,我就成了道地農夫,扛起鋤頭、戴起斗笠下田去。與泥土為伍的日子裡,正如俊傑所說,一見到那片翠綠的蔬果,心中充滿了與我從事教職一樣的,無比的成就感。

當然,俊傑比我更用心耕耘,時時研究如何種出更有機的蔬果,讓筊白筍成熟後可以直接生吃;又如去年他改良了玉荷包的栽植法,結出的果實晶瑩飽滿,賣相奇佳,為他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更讓大哥大嫂讚不絕口!

姪媳紫娟也不遑多讓。她讀高職時便擁有一手編織的好手藝,平常在家編織各種生活用品,假日則在社區裡教導阿公阿嬤級的老學員,充分利用廢棄物裡的膠帶、膠繩,做出各種裝飾品與小動物如螳螂、螞蟻,或是提籃、花籃等容器,變成另類文創商品,拿到市集販售,也有不少的收入。

不過最讓紫娟欣慰的,還是那群老學員學會編織後,雙手更靈活;也因動腦設計各類造型,不會有老人癡呆症;加上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送給親友,非常有成就感!

姪兒俊傑在田園的勤快耕耘,和姪媳紫娟靈巧的編織手藝,讓他們的生活多采多姿,更讓夫妻感情甜如蜜,如此男耕女織賽神仙的生活,讓我們大有「只羨鴛鴦不羨仙」之感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