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堯:人間佛教 引導正向人生

 |2017.05.16
2387觀看次
字級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來台,頒發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星雲大師,也暢談大師與自己的教育理念。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記者曹麗蕙大樹報導】「教育不單單傳授學生專業知識,或教他們怎麼賺錢?而應培養一個人的性格、價值觀,星雲大師從人間佛教角度教育年輕人省思人生意義、探討出世入世觀念,結合傳統與現代,這和香港中文大學校訓精神如出一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來台,頒發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星雲大師,也暢談大師與自己的教育理念。

沈祖堯是香港腸胃研究權威、領導全球腸胃及肝科研究的先驅,在醫學界獲獎無數,2003年SARS疫情爆發間,積極投入抗疫工作,被《時代》周刊譽為亞洲英雄,從事教學工作逾30年的他,2010年起接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因大師在文化、慈善、教育上的貢獻,他這次特別來台頒發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大師。他談及小時候曾和祖母前去拜佛,看到佛教信徒都是老人家,以為佛教是老人的宗教;但大師卻致力將佛教向下扎根,「佛教是屬於年輕人的宗教,從小就該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生活教育。」大師的一席話,也讓他體會到大師的宏觀視野與其在教育上孜孜不倦的耕耘貢獻。

對於星雲大師在大學階段,依然注重學生的生命教育與人文精神,沈祖堯深感認同,「全人發展須從中小學開始培養,但在大學時期也不能偏廢,大學生若只習得賺錢能力,未來即使坐擁醫生、律師、會計師等高薪工作,卻只曉得自私自利,少了服務人群的熱忱,這樣的教育還是失敗的」。

身為基督徒的他,近幾年和大師交流時,發現佛教的博大精深,「佛教講的不是神,而是談人生觀,教導人們從佛法中看人生的困難、痛苦;我近年也讀一些佛經,其中《心經》中談到人生的觀念,和聖經中某些章節是不謀而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