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北京戒台寺的松濤

文/林政儀 |2017.04.26
3591觀看次
字級
山門殿。圖/林政儀
「選佛場」內有中國最大的戒壇。圖/林政儀
緊緊地護住遼代高僧法均大師的舍利塔之「抱塔松」。圖/林政儀

四月初,到訪北京,北京的春陽已然耀眼炫目,然而街上行人依然不改冬衣裝束,行止不甚輕捷。

一日近午,稍暖,與友人驅車一訪北京名剎──戒台寺。

戒台寺位於北京郊外門頭溝的馬鞍山上,離北京市區甚遠,我與友人從北京二環外一路塞在清明車陣中,時速時緩,一陣昏睡後,安抵戒台寺。

北京戒台寺與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中的戒台,自古並稱中國三大戒台,其中北京戒台寺之戒台「規模居三大戒台之首,並可授佛門最高戒律,故有『神州第一壇』的美譽」。(註❶)

說起戒台寺興建的緣起,可追溯至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代開皇年間(五八一~六○○年)(註❷)所啟建的「慧聚寺」。隋末,高僧智周大師駐錫慧聚寺,並整修和擴建寺院,在唐代道宣大師所著《續高僧傳》中,尊智周大師為戒台寺的開山祖師。

遼代高僧法均大師,帶領僧眾募資,將戒台寺進行大規模整修,並新建一座戒壇,法均大師為眾生開壇講經,當時前來聽講的信眾絡繹不絕。咸雍六年(一○七○年),遼代道宗皇帝召見法均大師,將親筆抄寫的經書《大乘三聚戒本》賜予法均大師;《大乘三聚戒本》遂成為戒台寺歷代住持壇主相傳的「鎮寺之寶」,也奠定了戒台寺在中國「北方佛教最高學府和律宗聖地的崇高地位」。(同註❶)

明宣德九年(一四三四年)戒台寺進行為期七年的重修工程,直至明英宗正統五年(一四四○年)竣工,明英宗皇帝特頒賜匾額「萬壽禪寺」。此後,明代皇家又多次出資,對戒台寺進行大規模的修復與擴建,奠定現今戒台寺的建築格局,明代戒台寺的住持壇主亦由皇帝親自指派,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家寺院。

至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亦曾多次到戒台寺禮佛,康熙皇帝更親自撰寫〈萬壽戒壇碑記〉並鐫刻石碑,立於山門殿前,並明令保護戒台寺。而乾隆皇帝到訪戒台寺所寫的〈初至戒台六韻〉,致使人們從此以「戒台寺」為名,傳稱至今。

戒台寺的建築依山而建,層層高升,錯落分明,建築面積八千三百九十二平方公尺,甚為壯觀。

由於戒台寺幅員廣闊,因此參觀路線可分南北兩條中軸線,南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分別為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觀音殿;而北中軸線則有戒壇殿、大悲殿和羅漢堂。

我與友人從高掛著「萬壽戒臺禪寺」匾額的大門進入後,沿著南中軸線逐殿參拜。一路穿過山門殿、天王殿後,往東走即至大雄寶殿,大殿正面高掛由清乾隆皇帝御題的「蓮界香林」的橫匾,殿內漢白玉石雕的須彌座上,供奉著明代銅鑄的三世佛。

從大雄寶殿旁繞到殿後的石階往上走,便是「千佛閣」遺址,始建於遼代咸雍年間,明清兩代曾進行整修,一九六五年遭拆除,現今原址圍起圍籬,正進行復建大工程。

而在「千佛閣」遺址前有一株遼代所植的古松,宛如一條巨龍橫臥生長,下方由一石碑支撐,為著名的「臥龍松」,其支撐之石碑刻有「臥龍松」三個大字,是清末赫赫有名的恭親王奕訢所題。

繼續往北不遠,還可見到「九龍松」和「抱塔松」。「九龍松」是唐代所植,因有九股粗壯的樹幹,猶如九條騰空而起的行龍;而「抱塔松」則因樹幹扭轉彎曲並延伸出兩枝巨大樹幹,就如人的雙臂緊緊地護住遼代高僧法均大師的舍利塔,令人歎為觀止。

由「抱塔松」往西,便是最富盛名的戒壇殿。戒壇殿的門上高懸有「選佛場」的橫匾,原匾為民國初年的大總統袁世凱所題。殿內戒壇上方掛有清代乾隆皇帝題的「樹精進幢」的金字橫匾,內側掛有康熙皇帝手書「清戒」二字的匾額。

殿內的戒壇為漢白玉所雕成,戒壇分上中下三層,每層均為須彌座造形,最上層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坐像,而戒壇周圍雕有一百一十三個佛龕,每個佛龕內供奉著泥塑彩繪的戒神,肅穆而莊嚴。

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恭親王奕訢曾資助戒台寺,將羅漢堂、千佛閣及牡丹院進行修葺,也因此因緣,日後奕訢的次孫溥心畬得以長居戒台寺十年之久。在容天圻所著《藝人與藝事》一書中〈溥心畬與戒台寺古松〉一文,記有:「由溥心畬的畫松,使我想起戒台寺的古松,也使我想起溥心畬高逸的畫格與深厚的文學畫學修養……」(註❸),溥心畬的畫松,或可目為根植於戒台寺的物我交注,以形寫神之筆墨。

而至今傍於戒壇之前的古松,形態各異,其能耐嚴寒,在歷經近千年霜雪交下,依舊常青不凋,似代蒼天以「松濤」護持戒壇,即便朝代興替,佛法依舊永住。

註解:

❶出自永芸法師、岳紅著《北京伽藍記》,二魚文化出版,二○一○年十二月初版,第七十八、八十頁。

❷戒台寺啟建的年代有諸多說法,有「南北朝末期」、「隋代初期」等,本文據戒台寺官方簡介為文。

❸出自容天圻著《藝人與藝事》之〈溥心畬與戒台寺古松〉一文,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六年六月二版,第二一二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