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造像 呈現彌勒信仰

人間社記者妙功大樹報導 |2017.03.26
147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妙功大樹報導】曲陽修德寺出土的作品,是二十世紀河北地區出土佛教石造像最集中者。

台南藝大藝術史學系潘亮文副教授所發表的〈河北曲陽修德寺出土造像所反映之歷史現象的觀察〉論文中指出,曲陽修德寺遺址以出土大量的白石造像著稱,這批出土造像也反映出當時人們祈請身後往生的世界觀,除此之外,亦有造觀音像者,求請往生彌勒佛國。彌勒信仰在曲陽此地發展歷史悠久,在思惟像(指菩薩像)方面,北齊的思惟像數量多於東魏的,且變化也多。從其發展脈絡推測,曲陽地區所見的思惟像可能與彌勒信仰發展關係較密切。

在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胡國強〈曲陽造像周期變化規律及意義〉的論文中也提及彌勒像,曲陽造像中最早採用鏤空趺床樣式的紀年造像是北魏神龜三年(五二○年)道行等二十六人造彌勒像。

但通過揚棄和改進,從北魏神龜三年到隋大業六年的九十年中,曲陽造像經歷了四個變化周期。第一周期:在北魏神龜三年到正光年間,造像題材主要有釋迦佛、彌勒佛和菩薩。第二周期:以半跏思惟菩薩像題材的出現,作為周期轉變的序曲。第三周期:在北齊天保末年前後,以雙身佛立像、雙身菩薩立像和雙身半跏思惟菩薩像的出現為標誌。第四周期:大約在隋中期,背屏式菩薩像和半跏思惟像逐漸消失,圓雕造像日益成熟,並成為造像的主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