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阿米希人的世外桃源(中)

文與圖/梁鳳英 |2017.03.13
1848觀看次
字級
阿米希人打捧球。圖/梁鳳英
正在勞動的孩子。圖/梁鳳英

文與圖/梁鳳英

迫害也使再洗禮派倖存者產生巨大意見分歧,激進教徒主張訴諸暴力,建立再洗禮派一統天下;另一部分則堅持遵循耶穌教導,建立自願結合並恪守教規的社區,熱愛鄰舍、寬恕敵人、和平生活;溫和的再洗禮派追隨荷蘭教士門諾.西蒙斯形成門諾派。

一六九三年,門諾派再分裂。瑞士主教雅可布.阿曼倡導嚴明戒律純潔教義,隔絕同外部世界的交往,教徒地位平等、共享互信、寬容謙和、生活簡樸。具體做法上,阿曼主張每年舉行兩次聖餐儀式,教徒在聖餐儀式上相互濯足;教徒不得服兵役任公職,不得以武力抗暴;違犯教規者要懺悔,迴避,直至逐出教會。一七二七至一七九○年、一八一五至一八九五年兩次較大規模的移民潮。前者,約五百人,在現今美國蘭開斯特附近的西卡內斯托加和諾斯基爾定居──兩地因而被稱為美國阿米希的「母親殖民地」;後者約三千人,主要定居在俄亥俄、紐約、印第安納和伊利諾伊等地。

隨著一九三七年留在歐洲的教友最後解體,阿米希人在北美平穩發展。他們的人數從一九○○年的大約五千人繁衍到二十世紀末的逾十八萬人,並在美國大西洋沿岸和中西部二十二個州及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了兩百二十多個居住區。近七成的美國阿米希人居住在俄亥俄、賓夕法尼亞和印第安納州等地。

在科學高度發達的美國,他們拒絕使用交流電和電器;在號稱「輪子上的國家」的美國,他們頑固地以馬車代步;在舉世矚目的福利美國,他們拒絕享受社會保障福利;在崇尚個人自由和享樂的「人間天堂」,他們保持十六世紀歐洲農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因此,被稱作「美國的世外桃源中人」。

教規規定了阿米希人的各種禁忌:不得離婚、訴訟、佩戴珠寶首飾,不得擁有汽車、電話、收音機和電視機,不得接受中學教育。只給個人和家庭留下了有限的自主權,如莊稼的種植種類、工作選擇、房屋樣式、居住地和業餘愛好。隨著汽車的普及,使阿米希人認為極大地威脅著社區安全,因為汽車給個人太多的自由、速度、技術和流動性,會造成社區分裂;汽車將帶來不平等,因為富人可以用汽車來顯示他們的地位、權力和財富。因此,教會決定禁止教徒使用汽車,違犯將被驅逐出阿米希。

我看到儘管緩緩而行的馬車影響著交通路線的通暢,鋼製馬蹄對公路造成不小損害,但美國政府容許阿米希馬車在公路上行駛。而且無需車輛許可證和駕駛執照;除常規稅收,不必對公路系統作額外貢獻。

中午,我們在小鎮的阿米希餐館用餐,用餐完畢,剛好碰到女侍者下班,我在停車場看到令人驚訝的一幕,這個女侍者下班後開著她的汽車離開了。原來阿米希人已經分為新派和老派,驚奇之下我竟然忘記了拍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