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 應先正己自清

吳一忠(嘉義縣/南華大學碩士) |2017.02.21
850觀看次
字級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首場分組會議昨天召開,根據民調,約有四成民眾有信心,五成民眾沒信心,顯示民眾懷疑司法的可信度,遑論改革的成效了。

司法面臨黑暗,變革是正確的。此次司改將討論許多議題,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司法人員的品德操守,「正人先正己,自清後人清」,才能挽回民眾對司法的信心。

司法象徵劍和天秤,是衡量善惡的標準;法官剷奸鋤惡,是維護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一手握劍、一手持天秤的塞米絲女神,若傾向權勢的一方,劍不再代表正義權威,秤不再象徵公平公正。

任何改革都必須經過陣痛期,政府各相關部門,做事最怕綁手綁腳,尤其司法受到干預,若有收賄、關說等情事發生,改革都將無疾而終;俗話說「捏著怕死,放了怕飛」,顧慮太多難有效率。

法官人員享有好的名望和待遇,為人所敬仰與羨慕,「爾俸爾祿,民膏民脂」,把守國家公器,該是如秤如劍的審判者,才對得起職務和良心。民眾遇到冤情上法庭,本期待著公平的裁決,若不幸碰到貪贓枉法的法官,未打官司已先輸,公平正義何在?

少數司法人員是「老鼠屎」,像存在法院裡的蟲蟻,唯有徹底清除,才能保持公正清廉的形象。政府想贏回民眾對司法的信心,勢必找出害群之馬,依法嚴懲,這是必要之惡。

檢察總長顏大和批評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是「作秀!玩假的!」如今有總統當後盾,希望會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期待這次是「玩真的」,能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吳一忠(嘉義縣/南華大學碩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