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台灣文學故事1952】 南洋來的留學生

文/詹閔旭 |2017.02.06
3099觀看次
字級

文/詹閔旭

這一年是一九五二年,他立於船首遠眺,揉一揉眼,想看清楚蒼茫大海前方的景色。一九四○年代,一群台籍日本兵搭上前往南洋戰場的慢船;相隔不到十年,他和同樣來自南洋的青年循著相反航線,搭乘「四川輪」駛往台灣基隆。他知道,此行不是作戰,而是為了留學,他不知道的是,此行將揭開日後馬來西亞華人赴台灣留學波瀾壯闊的扉頁。

他也不知道,踏上台灣土地的那一刻,他將被賦予新的名字——僑生。一九五一年,台灣僑委會制訂《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台升學辦法》,提供獎學金吸引全球華僑學生赴台留學。僑生銘刻民族情懷,是四海之內中國人齊心反共的聲聲呼喚,如同蔣介石在一九五二年「全球僑務會議」高呼:「今天聚首一堂,是中國復國建國史上為僑胞所寫下的第一頁。」這一群來自南洋的留學生日後在台灣人殷殷期盼,或異樣眼光打量中,才逐漸明白僑生身分的複雜性。

他撓撓頭,並不是他對中華文化沒有好感,只是多數馬來西亞華人留台純粹是時代的因緣際會。蔣介石振臂一呼的同一年,馬來西亞通過《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規定國民學校只能以英語及馬來語作為教學語言,已預見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悽慘經營的前景。大馬華人青年在家鄉的升學之路受阻,留學歐美所費不貲,最後只好選擇美援挹注下補助交通費、生活費,還免繳學費的台灣。

他彷彿聽見海浪拍打船身的聲音,這艘四川輪蝕鏽斑斑,彷彿一波大浪襲來就能輕易將船體拆解、打散。他枯坐在自備的草蓆上整整一天,飢腸轆轆,吞吐著汙濁的船底空氣。留台者多半家庭經濟狀況不佳。這一群年輕學子抵達基隆港後,將轉赴台大、師大等校落腳,入住不怎麼樣的僑生宿舍,吃著菜色千篇一律的學校餐廳。

不過,他聽說台灣的書店街特別好。一九五○年代台灣的反共文學喊得震天價響,潘人木反共小說名作《蓮漪表妹》、廖清秀《恩仇血淚記》正是他留台的一九五二年奪得中國文藝獎金委員會長篇小說獎。國共內戰悲苦聚散離他太遠,反倒是另一抹漸漸湧現的現代主義空氣顯得格外清新。他可以溜到重慶南路、衡陽街一帶翻讀夏濟安的《文學雜誌》、《藍星詩刊》;如果待更久一點,他可以遇見在武昌街明星咖啡屋騎樓擺書攤的周夢蝶,也會選購一本白先勇、王文興負責的《現代文學》。這一抹現代主義空氣隨著大馬留台生返鄉,將一併吹向遠方的麻六甲海峽。

他毋寧是喜歡文學、寫作的,儘管他不曉得書寫的意義。如果可以,他會在台灣待到一九六二年,參與南洋同鄉王潤華、葉曼沙、林綠成立的《星座詩社》,日後一起發行留台生在台灣開辦的第一份文學刊物《星座詩刊》。如果可以,他也希望趕得上一九七○年代末期馬華留台生在台灣兩大報文學獎大放異彩的年代,他喜歡投稿,一來賺生活費,二來獲得台灣作家肯定,真是無上光榮。

他在稿紙上書寫青春歲月的煩惱,異鄉生活的苦悶,愛戀的糾葛纏繞。從南洋來的留學生何其多,他們生命最好的年華都在台灣度過,有些人成為李永平、張貴興,有些名字遭到歷史遺忘,譬如他。記憶與遺忘之間排列成台灣文學史長河讓人難以忽略不談的在台馬華文學行伍。

時間悠悠,海鳥低飛,他立於船首遠眺,島的輪廓逐漸清晰,這一趟由島至島的旅程邁向終點。當四川輪靠岸,他拾級而下,才猛然驚覺這已是持續一生的離散航行,再沒有返家的可能。•

【關於作者】

詹閔旭,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著作《認同與恥辱:華語語系脈絡下的當代台灣文學生產》(2013);譯作《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2015,與施俊州、曾珍珍合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