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評析平溪

文/張廷鋐 |2017.02.06
6089觀看次
字級

某天自覺良辰吉日,我,一個人,拿著悠遊卡刷進台鐵新竹車站,或許是上班的人潮未至、或許是非假日的清晨遊客不多,以致台鐵EMU100火車進站時,僅有幾位阿婆挑著裝有蚵仔的竹簍,蹣跚地走下火車。

信步走上車廂,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風景逐漸由頭前溪轉換為南崁溪畔,再由南崁溪畔轉換為大漢溪,最後轉入了淡水河流域;窗外的街景不停流轉,一開始是人聲鼎沸的巴洛克式車站、突然間又變成新穎的跨站式建築、一會兒又轉換成只有兩列月台的招呼站,不知道過了凡幾,直至打掃的婦人催促著:「該下車了,終點站七堵站到囉。」我才拖著沉重的步伐,到月台上的躺椅呆坐著,靜靜地聽著耳機裡頭的音樂,直到耳朵傳來的歌聲:

「……多一點的我們╲少一點寒冷多一點的溫存╲用狂草寫雲門╲用蜂炮築一座城╲媽祖永恆╲世世代代的虔誠╲天燈冉冉上升╲可以許下願望就別等……」

──蔡依林.〈台灣心跳聲〉

霎時,我決定了旅途的下一站──平溪。

那一年,民國九十九年,台灣歌手蔡依林以一首〈台灣心跳聲〉,響徹上海世博會的雲霄,也將富含台灣韻味的歌詞,如美濃紙傘、平溪天燈、鹽水蜂炮……唱進與會的人士心裡。

那一年,約莫是清朝年間,平溪的十分寮很不平靜,盜匪留訊將血洗村莊,莊內長老決議將婦孺帶往山中,留下壯丁以抗外侮;莊內壯丁與盜匪僵持許久,盜匪知難而退,留守莊內的眾人乃以天燈為訊,通報山中婦孺得以返家,時序正好接近元宵節;自此平溪的居民,總在元宵節前後施放天燈,以為紀念。

那一年,民國八十八年,新北市府開始投入經費籌辦首屆平溪天燈節,至今已近二十年,每每在節慶前吸引大量遊客湧入,天燈儼然成為平溪區的代名詞;在台灣更有「北天燈、南蜂炮」之美名,Discovery頻道更將平溪天燈節評選為「世界第二大節慶嘉年華」。

那一年,不知道哪一年,平溪線鐵道不再肩負運送礦產的重責大任,巡指間已成為國內外旅人熱愛的鐵道支線,進而化身為台灣鐵路局的金雞母,但總在寒暑假、周末或節慶時刻才湧入大量的遊客,讓這個山區小鄉鎮的環境負載力未必得以承受。

在平溪天燈節舉辦的過程中,遊客將祝禱的話語寫在天燈上,而後點燃火光施放那美麗的天燈,期冀心願得以上達天聽。只是,平溪附近的農田,常因一盞又一盞墜毀的天燈而燒毀農作物,帶給附近農民相當惱人的副作用。

日漸增加的遊客走進平溪,的確帶來許多人潮,但是否也影響了平溪在地居民的生活呢?

如果把平溪的發展史看作是一條滔滔長河,自基隆聞人顏尋芳在本地開始採礦算起,平溪歷經繁華,如今鉛華洗盡,而且,踏入平溪的旅人常似冬季隨著東北季風灑落大地的寸寸細雨,不著痕跡。

來到平溪,除了放天燈還可以去薯榔尖走走,體驗無痕山林的意境;來到平溪,除了逛小吃攤,還可以去太子賓館走走,踏入歷史的迴廊了解平溪的過往;來到平溪,除了留下那難以忘懷的回憶,可以更友善的態度在平溪走踏,許給平溪居民一個平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