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停格歲月5-1 海闊天空 沙溪寺登街 僅存古集市

文/馬維易 |2016.12.24
2068觀看次
字級
大理沙溪玉津橋全景。圖/馬維易

文與圖/馬維易

騾馬脖上的鈴噹聲和馬幫人們的歡笑聲、哭聲、歌聲,在茶馬古道上迴盪了兩千多年。直到二十世紀隨著交通工具飛也似的改革,茶馬古道上的輝煌,逐漸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茶馬古道是名副其實的商貿古道,在馬蹄達達聲響的千年歲月裡,數不清的城鎮依傍著古道而生。不幸的是,當茶馬古道失去往日風采後,連帶這些集市不是退出了江湖,就是被改建的面目全非,沒了當年的韻味。

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城西北二十多公里外,劍川縣的沙溪鎮「寺登街」,幸運地保存下來,成為茶馬古道上唯一的古集市(中國稱市集為「集市」)。二○○二年,這古集市被選入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名錄。

彷彿跌入歷史長河

就這樣,幾乎被外界遺忘的寺登街一夕之間突然成名。還好的是,它並未因成名而失去原有的寧靜純樸,老街、老建築、居民……依舊過著自在的生活。偶而有少數的仰慕者來到這裡,細細品味那些被歲月輕輕撫摸過的痕跡。

沙溪鎮不僅是茶馬古道要衝,還居住著白、彝、漢、納西、傈僳等民族。更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眾多的古蹟……

踏上寺登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朝年間的民居和木板鋪子,兩位老太太坐在長板凳上閒話家常,彷彿間讓人錯以為跌入歷史的長河。

回首往事並不如煙

眾所周知,藏人愛喝茶已到了「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而雲南又是世界茶葉原產地。早在唐宋時期,雲南和四川的騾馬載著茶葉,千迢迢地從老家出發,穿山越嶺銷往藏區。滇藏之間的這條神祕古道,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雲南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毛皮交易的貿易通道,「茶馬古道」自此而得名。

「茶馬古道」南起雲南思茅、普洱,路經大理、麗江、迪慶,進入西藏直達拉薩,再通往尼泊爾、印度、緬甸等南亞、西亞諸國,全長近八○○○公里。這是世上最悠久、海拔最高、地勢最險峻、路途最長遠的古商貿通道之一。

此一古道,更被學術界稱為「世界上地勢最高的文明文化傳播古道之一」,與中國古代對外交流的「海上之道」、「西域之道」、「南方絲綢之路」、「唐蕃(麝香──絲綢之路)古道」並列的五條國際通道之一。

古市集的前世今生

地處三江並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自然保護區東南方的沙溪壩子並不大,整個壩區的面積也只不過二十六平方公里。

可別小看沙溪這塊寶地,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四○○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東邊華叢山的銅礦遺址和鼇峰山的古墓葬群,默默地向我們敘述著,沙溪先民早在西元前四○○多年就擁有很成熟的青銅冶煉技術,並以黑惠江為中心來煉製青銅,形成雲南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到了唐宋時期,隨著南詔、大理國的先後崛起。加上中原王朝的影響之下,雲南地區的經濟、文化蓬勃發展起來。

除了早有的高超青銅冶煉技術,加上自唐代以來,先後發掘出彌沙鹽井、喬後鹵成井、雲龍諾鄧鹽井、蘭州啦雞鹽井四大古鹽井,更是錦上添花。

各族各國商旅匯集

更不用說,沙溪還是川、滇、藏三地的交通樞紐,憑藉地理環境上的優勢,透過如蜘蛛網般的古道,綿延至印度、越南、緬甸、不丹、尼泊爾,將大半個亞洲串連起。這個茶馬古道上的咽喉,毫無疑問地自然形成了商旅匯集重鎮,貿易往來的集散地。

得天獨厚的沙溪,吸引成群結隊的馬幫,馱來了形形色色的南北貨、馱來了各民族間的交流,馱來了亞洲的古文明,也馱來了一段屬於沙溪寺登街自己的轟轟烈烈。

但是,也正如許多古鎮一樣,繁華喧鬧一時,又在歷史長廊中沉寂下來,只留下石板上深深地馬蹄印痕供人憑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